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⑴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

                    ▲              ▲                 ▲                   

⑵这首词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

                    ▲              ▲                 ▲                   

⑶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的辋谷川口。诗人晚年隐居于此。裴迪:唐诗人,关中人,王维的好友,天宝后官蜀州刺史、尚书省郎。②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曾“凤歌笑孔丘”。

⑴诗歌首联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转”“日”二字略加分析。

                    ▲              ▲                 ▲                   

⑵本诗颈联是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化而来,但在写法上却与陶诗不尽相同,请简要说明。

                    ▲              ▲                 ▲                   

⑶全诗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请你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已持政,稍自                      肆:放纵

B.承嗣又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            辞:借口

D.炎反有端,卿未知耳                   顾:考虑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3分)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

                    ▲              ▲                 ▲                   

⑵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3分)

                    ▲              ▲                 ▲                   

⑶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              ▲                 ▲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胸中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人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学会____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③别吻我!我怕羞。

④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写出与下列说法相关的《红楼梦》中的人物:(选出其中四个填写)(4分)

①贾瑞起邪心,而为贾瑞相思设局教训他,使其悔改的人。

②身分地微,三进大观园,因其是山野之民,对大观园中的一切感觉到新鲜,给大观园带来不少欢乐,用一个大观园之外人的眼光看贾府的兴衰。

③贾府的丫头,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招人怨,在抄检大观园中受牵连,带病被逐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哥嫂家。

④与贾宝玉有金玉良缘之说的人

⑤给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人

⑥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好不容易碰到可意的人,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

①________  _  ②_______  __  ③______  ___ 

④_____  ____  ⑤___  ______  ⑥___   ______

 

 为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②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

③油菜花在四周里舞动的时候

④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

⑤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

⑥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

A.③⑤①⑥②④    B.③⑤⑥②④①  

C.②⑤①③⑥④    D.②⑥③④⑤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B.钱学森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之一是: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而工作,可以做出比在美国工作更有不同意义、也许更大意义的成就。

C.红色旅游已经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各地努力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相融合,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

D.全运会上,刘翔为观众冲刺了“王者归来”的精彩一幕,能从北京奥运会失利的阴影中走出,刘翔依靠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人认为,长江大学的学生在救助落水少年时还应该科学施救,这固然没

错,但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危急时刻,这些学生展示了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道德底蕴。

B.3月28日晚,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千个城市共同熄灯一小时。这一活动对减少能源消耗虽只是杯水车薪,但表达了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

C.甲型流感来袭,使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雪上加霜,人们对甲型流感的传播可能会影响全球贸易和旅游业的担忧与日俱增。

D.12月7日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记者也对此次会议趋之若鹜,纷纷赶到哥本哈根采访、报道。

 

 

1.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选自《名人传记》2006年第5期,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851/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846 35847 35848 35849 35850 35851 35852 35853 35854 35855 35856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