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 首页  

生活中的语文:(4分)

仿照下面两则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l: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示例2:提示语:(花木旁)禁止攀折花木,违者罚款!

改写为: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提示语:(阅览室)请不要大声喧哗。

改写为:                   

(2)提示语:(草坪)严禁践踏草坪。

改写为:                        

 

用课文原句填空。(共9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做出自己智慧的判断。   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   有技能,     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会非常欢迎你,     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 既又因为

B.所以要么要么因为

C.如果要么要么因此

D.所以既又如此

 

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3分)

A.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她长得像妈妈一样眉清目秀。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滑(jì) (chōnɡ)憬(qiǎo)然

B.(diān)污 黄(yùn) 望(tiào)

C.收(liǎn)宽(shù)澹(dàn)

D.横(ɡèn) 静(mì)铁(qiāo)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忍不住笑。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

⑶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 

⑷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___________________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以“家”为写作内容,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求;自拟题目,选择感受深刻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孔乙己》、《蒲柳人家》、《变色龙》、《热爱生命》这几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生动的故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简述其性格特点。  (3分)

 

阅读下面的名言,说说“火炬”与“蜡烛”的寓意有什么不同。(3分)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萧伯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5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对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夫说:“我供他!”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里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

1.选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            (2分)

2.选文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选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            (2分)

4.选文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父”求爹让“文”复读,其构思技巧是:                       。(2分)

5.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面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

6.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4分)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23510/24158) 首页 上一页 23505 23506 23507 23508 23509 23510 23511 23512 23513 23514 23515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