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亚父。会怒,不敢献。公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也。辞:告辞。

B.闻大王有意督之。过:责备。

C.从郦山下,芷阳间行。道:取道。

D.沛公则车骑。置:安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张良留谢②度我至军中,公

B.①会怒,不敢献②吾令人望

C.①公我献之②君我呼入

D.①玉斗一双,欲亚父②唉!竖子不足

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答案:
1.D 2.C 3.A 4.(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再进去。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解析】 1.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D项,“置”,留下。整句意思为: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 2.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 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 A项,连词,于是;副词,才。 B项,代词,代项王;代词,代刘邦。 D项,动词,给;介词,和。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A项,“已经逃离项羽的军营”,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这个时候沛公正在和张良商议对策,并且对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耳:语气词,罢了;度:估计;乃:才。第二句得分点:闻:听说;督过:责备;去:离开。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