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4分)
方寸田园(节选)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她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褔分。”
人到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一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去买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1.“方寸田园”和“居魏阙而思江湖”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作者列举杜甫的事例,主要用来说明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4分)
3.纵观全文,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人的怎样的生活愿望?(6分)

 

答案:
1.“方寸田园”是指只要心里知足长乐、生性淡泊,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即使身处现代都市之中,照样也可以享受田园“归隐”生活。 “居魏阙而思江湖”是指人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心里却向往着远离都市的田园“归隐“生活。 2.作者列举杜甫的事例主要用来说明人活着应该有“愿“,而不应该完全脱离现实,否则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就无法体会山水田园之乐。 3.一种是像从美国归来的文友那样,远离尘世,到乡间找一方净土,静静地生活的人。一种是渴望远离尘世,羡慕别人在田园归隐,自己却无法摆脱尘世俗务的人。一种是人生活在都市,却心中有田园,在都市照样享受田园生活的人。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文字题6分,共18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主辱,臣死有余(同“戮”,罪)

B.以父母之遗体行(几乎)

C.鞠躬尽力,死而后 (语气词,了)

D.然微以自于君亲(文化)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生也幸盖当蓼洲周公被逮

B.请罪母,母不许列其姓名大堤之上

C.生无救国难是时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按剑前北躯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

3.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B.宗庙之福

C.以为前驱

D.所谓鞠躬尽力

4.文中“修我戈矛”的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

B.《楚辞》

C.《左传》

D.《战国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3分)
(2)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