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在去彼得堡前对自己的土地进行的两次处理。

 

答案:
第一次,他并未放弃自己田庄的土地所有权,把田地贱价出租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第二次,他把姑妈那儿的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然后把租金定为农民的财产,由他们支配,用来交纳税款,并用在村社事业上,他放弃了土地所有权 【解析】略
推荐试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①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

注释:①宰我,孔子的弟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维其行                    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约                  约:穷困,困窘

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

D、吾罪几矣                    几:(到了)极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有幸见爱,无幸见恶             见行而从之者也

B、见君不见其从政者               不维其行,不识其过

C、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始吾望儒而贵之

D、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       非人不得其故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2)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③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释】①之:指尧推荐舜这件事。   ②暴:公开介绍。    ③而:如果。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章对尧推荐舜,舜终得天下这件事此心存疑问,于是向孟子请教。

B、孟子认为,君王是没有那样大的权力把天下授予他人的,即便伟大如尧。                 

C、孟子认为,尧的儿子没有得到天下,是因为他仇视百姓招来的恶果。

D、孟子认为舜最后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辅佐尧二十八年,成绩斐然,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2.孟子引用《太誓》里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阐明的是什么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