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2)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      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3)……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     

A.遏止   震荡   诧异                B. 遏止   震颤   惊诧

C. 遏制   震荡   惊诧                D. 遏制   震颤   诧异

 

 

答案:
D 【解析】略
推荐试题



论语阅读(15分)

1.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期可已矣                食旨不甘           

(2)孔子的“恕道”指的是什么?(2分)

(3)孔子的“恕道”与他对冉求、宰我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3.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由也兼人            

(2)从以上三章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和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3)在第二、三章中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一种原则,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答司马谏议书①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②,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推行新法。熙宁三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求王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本文应答。

②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不适宜实行教化,决定迁都亳,改国号为殷。见《尚书·盘庚》。

1.下列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欲强聒              聒:语声吵扰

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对待

C.举先王之政            举:实行、推行

D.辟邪说,难壬人        难:困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天下理财                 削木为吏

B.至于怨诽之多               不知老之将至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以五百岁为春

D.上乃欲变此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提到作者与司马光讨论政事时意见常常不一致,并非因为有个人恩怨,而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有分歧。

B.本文直指当朝诸多士大夫们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现状,表明了自己推行改革、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坚决态度。

C.作者在语言使用上既有采用排比、气势磅礴之句,也有语气委婉、柔中带刚之句。例如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就寓刚于柔,既照顾了多年交往的友谊,又坚持原则,全力维护变法的立场。

D.作为书信体的议论文,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接着紧扣保守派的几个论点进行立论,最后表明态度,又不失基本礼仪客套。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如 君 实 责 我 以 在 位 久 未 能 助 上 大 有 为 以 膏 泽 斯 民 则 某 知 罪 矣 如 曰 今 日 当 一 切 不 事 事 守 前 所 为 而 已 则 非 某 之 所 敢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