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四十卢布……”“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两月另五天……”“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付一切负责,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
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文中划线的三处,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2.“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中的“残酷教训”指的是什么?在小说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点说明。(4分)
3.你如何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这句话?(4分)
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3分)
5.这篇小说的标题是“柔弱的人”,你认为作者有怎样的用意?(4分)

 

答案:
1.(5分) ①穿插在人物对话之间,推动情节发展(1分) ②运用外貌(神态)描写,刻画出处处退让,逆来顺受的人物性格(2分) ③暗示 “我”的真实感情,为后面情节的转折作了铺垫。(2分) 2.(4分) “我”用种种借口“抢劫”尤丽娅的钱。(1分) ①随意减少讲妥的每月工资。②少算工作时间。③无中生有的“预支” ④节假日扣除工资。⑤被扣以“玩忽职守”的罪名(3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3.(4分)①      这是一句愤激的话。“原来如此”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可笑,可气,可悲! ② 表明作者对苟且偷安、庸俗妥协、麻木不仁的生活态度的痛心和不满。是对柔弱者                      逆来顺受的奴性人格的有力批判,正是尤丽娅任人损害不愿抗争的柔弱态度,助长了强权者的嚣张气焰。 ②    作者也清醒地看到强权环境中人性缺失的必然性。是对当时整个强权阶级的讽刺,是对沙皇俄国强权者横行霸道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④ 把富有表现力的这一句话作为小说结尾,收束前文情节,揭示了作品的深刻主题,耐人寻味。 4.(3分)① “我 是个具有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是这出小小悲剧的导兼演员 。(1分) ② “我 ”扮演 强取 豪 夺 角 色 ,目的是给软弱者以教训,希望他们能反抗。尤利娅任人损害而不思抗争的柔弱表现,令“我”憎恶,让“我”不安。(1分) ③ 对强权统治下人物的不幸命运,既有同情又有不满,对“柔弱的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分) 5.(4分)①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个屈从于强权,任人宰割而忍气 吞 声,不思抗争的柔弱者形象 。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在小说中的“我”的一再“抢劫”和逼迫下,由开头的两次发言到“一语不发”,再到“嗫嚅着”,又到任对方怎么说,直至最后拿到被以种种借口克扣完的工钱以后说“谢谢”。这既表现了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逆来顺受的“柔弱”性格,也说明了在强权的一再逼迫下,她变得越来越柔弱。 ② 小说以“柔弱的人”为题,表明作者对弱小者既有同情和怜悯,又有一定的讽刺和批判。 “根本一文不给”,尤利娅退而求其次,任人损害不愿抗争的柔弱态度,助长了强权者的嚣张气焰。人物的柔弱,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强权统治下自然迫使人物柔弱;柔弱的表现又必然助长强权者嚣张。这样, “柔弱的人”这一标题就很好的凸显了主题。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并不是离开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1.下列对中国文化中的“道”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道即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真理。

B.道即多样统一的天地之道。

C.道即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

D.道即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

2.对文中画线句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自然物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自在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审美意义。

B.强调人的审美活动对于自然物是否具有美的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强调人们只有在对道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获得道本身固有的各种意义。

D.强调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才能呈现出来。

3.据文意,试概括中国的文化家所说的“中”的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