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1本诗以何种手法来表现“友人”形象的?“友人”有什么样的风采?(3分)

 

 

 

2本诗里诗人的心情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没有露面,对别墅也没有直接描写,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相似的园门,处处飘着枳壳花,可以想象到这位友人恬然自适的风采。 (2)有。 “日高犹未到君家”,日头已高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表现了诗人会友的焦急、急切的心情;(1分)然而当诗人到达村里时发现村园门巷“多相似”于是又感到十分新奇、惊讶,但他是来访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不到友人家,不禁有有些焦急与迷惘;(2分)接着诗人又发现到处都是枳树和枳树花,于是惊叹、赞美之情也就油然而生,甚至有些陶醉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赵歧传        

范晔

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歧少明经,有才艺。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朝廷从之。会河东太守刘祜去郡,而中常侍左悺兄胜代之,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

先是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玹进不由德,皆轻侮之。岐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岐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俱归。嵩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迎入上堂,之极欢。藏岐复壁中数年,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三府闻之,同时并辟。九年,乃应司徒胡广之命。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因撰次以为《御寇论》。

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岁。中平元年,四方兵起,诏选故刺史、二千石有文武才用者,征岐拜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补长史,别屯安定。大将军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行至襄武,岐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及献帝西都,复拜议郎,稍迁太仆。及李傕专政,使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岐为副。日磾行至洛阳,表别遣岐宣扬国命,所到郡县,百姓皆喜曰:“今日乃复见使者车骑。”

曹操时为司空,举以自代。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荐之,于是就拜岐为太常。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敕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为床,布簟白衣,散发其上,覆以单被,即日便下,下便掩。”岐多所述作,著《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

(摘自《后汉书•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永兴二年,司空掾               辟:征召

B.阖门百口,势能相               济:成功

C.迎入上堂,之极欢               飨:款待

D.即日便下,下便掩               讫:完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出行,得死友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不有重怨,即亡命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C.俱贼边章等所执                 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D.即实告之                       美于徐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歧年轻时就通晓经书,富有才华,曾经建议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应该辞去官职为父母守孝,后因宦官担任太守职位而感到羞耻,于是愤而辞职回到家中。

    B.延熹元年,赵歧因为躲避唐玹的迫害而在各地逃难,孙嵩把他藏在家里的复壁之中,他才得以保全性命,遇赦之后因边疆发生战事被提拔任命为并州刺史。

    C.中平元年,朝廷征召赵歧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请求任命他为长史,大将军何进推举他担任敦煌太守。等汉献帝定都长安,又拜为议郎,逐渐升为太仆。

    D.在曹操担任司空的时候,赵歧曾经推举他担任自己的官职,而他自己也被推举担任了太常。建安六年去世的时候,他吩咐儿子丧事从简,态度极为豁达。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

 

 

(2)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4分)

 

 

(3)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说“似”           

杨铸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  “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又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著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又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2010年第1期《文史知识》)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后一个“似”指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相似。

C.“不似之似”指绘画作品又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指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写实。

    B.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