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感受写出了感情的变化,结合全诗简析之。

 

答案: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的水声来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写景以“寒水”开始,中间写了旷野中的怪禽、落日等阴冷景象,(2分)以“烟火”告终,表现了从恐惧到欣慰喜悦的心境 化,(2分)“亲”字更表现作者内心亲切温暖的感受(1分)
推荐试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谇,不可堪。隐蓄甘脆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请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言:“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归谓诚日:“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日:“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释:①劬(qu):劳苦。② 夏:亦作“榎”,木名。  ③欻(xu):忽然。 ④劙(li):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蓄甘脆诚          饵:给……吃

   B.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能多樵      恶:不

   D.汗交不少休          颐:脸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①④⑥   D.②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2分)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