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穆斯林妇女是否应当在公共场合穿遮面长袍,最近成了欧洲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场讨论也波及到阿拉伯世界。

  B.在近日下发的强化成本监审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要求,抓紧制订各垄断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定价成本构成和审核的标准。

  C.教育部发言人说,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它所要选拔的是综合能力最强的那些人接受高等教育。

  D.世界原油价格下调了,据中国海关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原油进口与去年同期比较,同比下降3.8%。

 

答案:
 B (A “涉及”与“到”重复。C.杂糅,“接受高等教育”应删去。D.“与去年同期比较”和‘同比”重复。)
推荐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和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结果他被告知原因——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南方周末》)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座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

  D.本文作者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E.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2)“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了的罪行,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6分)   

 

 

 

   (3)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试举例说明。

 

 

 

   (4)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什么人在“叫好”?什么人在“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如何面对这种现状。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蓝  调

朱以撒

①在漫长委婉的海岸线上,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已经是深秋的海滩,清寒随之而起。依然是裸足在沙滩上走,这些洁净的细碎颗粒,被温热的脚底揉搓着.摩擦着,沉了下去,显出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

  ②眼前的蔚蓝色调,至少可以和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空旷.清澈.洋溢,还有岑寂.萧瑟。永远持有一种节奏的是那一层层皱纹般的海浪,带着摩擦的力道,涌到沙滩上,消失,又复始。这种单调和机械般的持续,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耐性,无始无终。简单产生了大美,在我们的视野里.耳听中,也就是这种推移的单调,表达了一种敞开式的阔大,毫无掩饰,不会是习惯地躲在面具的后面,把假相给人。一座城市被海洋环抱着,本来是可以设计成为个性城市的,却很遗憾,格局狭促,街巷潦草,多拐弯抹角少畅快通达,多花里胡哨少单纯简约。

  ③我住在海边,懒得跟车到市里转上一圈。海与海有许多不同,城市和城市却有太多的雷同,它们反蓝调而行,它们和嘈杂.拥挤.脏乱这些词有关,也和脂粉.艳冶连在一起。一座城市和环抱它的海洋如此大的区别,可见生活是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展开的。一个人从城市到海边,开始了几天止息的.向下的.解脱的日子。心境.举止,连说话的口吻.言说的内容都有所更变。夕阳眼看着又一次西颓,有些亚麻色的光线,让眼前荡漾着的蓝色液体,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冰凉。所谓的休闲就是这样,休闲服.沙滩鞋只是改换了肢体上的行头,更要紧的是自身的节奏律动,像被抽走了绷紧的那根筋,一下子松松垮垮。

④远处有人在昏暗中吹着一只小号。缓缓地把一个柔和圆转的中音送了出来,而后是主旋律随之跃起。吹奏者的技巧不高,只是心气随和,透过空旷,传到耳边已经十分的柔软。烧烤的营地里燃起了篝火,舔着夜色的火舌将暗中的一角轻轻撩开。这是我少年时熟悉的一串动感,只有在学期末了,该考的全都过去了,才会有心思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少男少女围坐在篝火旁,唱歌或者起舞,没有忧虑,却有无数漫无边际的幻想。一个人成长并有生存意识之后,他的劳累就开始了,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人在篝火前,就有一些年少,像眼前千万年的海水,每一次目击都是汪洋恣肆,一直没有能力看出有何变故——不变也是会让人生出感慨的,因为不变比变要更困难。这些在篝火前满脸稚气的少男少女,也许下次来时,已经是计较油盐的小丈夫或者少妇了。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

  ⑥我还看过一本地理杂志,撰写者显然亲身到达了这几个地方,他提到了塞班.圣托里尼.塞舌尔.马尔代夫,在他细腻的描述中,我感到了他的陶醉。这是一种纯粹之蓝,与我今生所见过的蓝调不可相比。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调啊,我不知用哪一个词汇可以贴近,它们在词汇之外,在人的破坏之外。许多的河流污染了,对此我并不惊奇,河流毕竟太小,一家造纸厂.石板材厂就足以改变它的颜色。可是大海大洋,它的浩瀚无边,天水相接,能使大海变色,这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每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被怀疑的理由,就像常在海边走的沙滩鞋,一定会被海水浸润。古代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色调,如果要追问,就有一堆类似的问题要牵扯出来——天空.云彩.空气.气候是否都如这般混混沌沌?那时的眼力可以穿透到多远?你我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⑦月亮升上了海面,使沙滩上那些毫无关联的景.物都浑然一体,带着水淋淋的清洁。立秋之后,沙滩上已经没有行者的影踪了,越往后的日子,它越发走向冷清,在冷清中慢慢清洗盛夏带来的杂沓和纷乱,沉淀污浊,在冷下去的氛围中,大海得到了歇息。

⑧只有很少数的人乐意反季节而行,这使他们行走在静谧之中。当我孤零零面对如此浩大的海面,并不会有孤寂感——人之初始大抵也是如此。让一个人变成一滴晶莹的宿露,会比化为一缕青烟更有诗意,更为透亮,当它垂落海中,刹那被无声地收藏着。

(选自2009年6月27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简单产生了大美”,这“大美”是开放阔大,是真诚坦荡,是畅快通达,是单纯简约,是热闹至极的曲折表达。

  B.“生活是以互相对照的方式展开的”,这说明城市和海洋互相彰显着对方的美,暗示城市和海洋各具鲜明的个性与美的特质。

  C.“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着意表现了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失落感。

  D.“使大海变色”“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但大海的眼色还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含蓄地揭露了人类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力之大。

  E.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以大海的简约来对比城市的拥挤.脏乱,以大海的静谧来突出城市的喧嚣等。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

 

 

 

 

 

②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3)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海浪的“单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两种“蓝调”?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