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93年,南非著名新闻摄影家凯文·卡特为了真实再现战乱中的乡村景象,赶到一个

叫伊阿德的村庄,在一片灌木丛边,他发现了一个异常瘦弱的黑人小女孩,因为饥饿,她已经无力行走。卡特在一棵大树旁选好角度准备拍照,这时,天空飞来一只鹰,凶狠阴险地觊觎着孩子,仿佛随时要扑上去撕裂她。卡特连忙按动快门,拍下了这幕令人揪心的场景。

一年后,这张照片获得当年度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当卡特登上领奖台时,他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人们严厉的质问:那个小女孩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写作提示 本题属于给材料类隐含性话题作文。材料以一则故事为载体,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供立意的角度有: 美的极致是自然。 拒绝欣赏苦难。我们可以欣赏自然、欣赏艺术、欣赏情感、唯独不能欣赏苦难。 大爱唯美。一个生命,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聪明还是愚笨、机智还是笨拙,你都要用你的真心去爱他,对他应该有起码的怜悯。因为,幸福与苦难往往只有一纸之隔。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春旱中的清泉

杨卓成

    高原的季风如约而至。立春后,醒来的山风一天紧过一天,吹得山凹呜呜作响。尽管今年的山风依然强劲,却无法如同往年的春风一样,将满山遍野的绿色吹醒过来。六十年不遇的大旱,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冬、春连续三季的奇旱,终于使这块充满生机的红土高原,一下子变得如此的沉闷。

    沿云南曲靖至胜境关的高速公路前行,中途拐入一条便道,富源县那个山巅之上的小村子便可仰视了。正午的阳光直射在血红的土地上,反射出了一道炫目的光泽,幽幽地在山岗上飘荡,聚成了一股舞动的灼浪,缓缓地往天空升腾而去,整个大地都仿佛在燃烧。

    山岗似乎还在燃烧,透过眼前那一股股升腾的热浪,眼前的一切景物仿佛都在抖动,起伏的山岗在忽远忽近地抖动,成片的林木一会儿倒地,一会儿又奋力地挣扎着爬起来,沟沟壑壑不停地变化着走向……

    眼前的景物在我们眼中已产生了幻觉,但这种幻觉似乎又是真实的,是我们在期盼、焦虑、疲惫、自信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感情流露,是一种经历着煎熬与理性渴求的自我慰藉。

    我们将眼光探向了天空中那道让人颤栗的蔚蓝,这颜色是那么透明,却是透明得一望无垠,留驻不下一丝丝的雨滴,仅有的几朵细小的白云在一望无际的天边游荡,不知道白云何时会滑到我们头上,哪朵云彩载着雨滴?

    从大地探向天空,又从天空寻回大地,在眼前继续出现幻化了的景色。在不远处那道血红的山梁上,隐隐看到了一片盛开的小白花,小白花满满地占据了一个缓坡,簇拥着朝坡底流去。

    我们惊呆了,仔细地分辨着这片象征着生命的小白花到底是现实还是幻觉。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朝那片小白花靠近,既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又害怕那道山梁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驻足那片白花之中。小白花开得正艳,蓬松而圆润,如同成熟之极的蒲公英。一片片细长的带刺的叶片依次排列,从根部一直延伸了上来,小心地护卫着那一朵朵亮丽的小白花,任凭烈日灼烤,劲风摇曳,依旧开得那么灿烂。

    我们久久不愿离去。鲜花与烈日、绿叶与灼浪竟然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恍惚中,我突然记起了富源县回隆村那位非常健壮的青年村干部。那年在村前的山上修水库,他就指着那一朵朵盛开的小白花对我们说:开挖土方的时候,可将这个叫马刺根的植物移一移,开春以后,无论放到什么地方,马刺根都会盛开一片,既涵养水分,粗根还可做菜吃,非常好的东西。

    晃眼间多少个秋冬过去,尽管时过境迁,但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在这特殊的环境中又一齐涌了出来,让人想淡忘都不能。

仔细回味回隆村那个碧波荡漾的水库,洁白的云彩映在水中,如同云朵托起的天池。无数的水鸟贴着水面在飞翔,两只小船牵挂在岸边,为的是有时用它去水中巡察一下。担水的妇女总在早晨和傍晚才从水边走过,闪动的身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冥想中,竟然听列了水流声,一泓亮丽耀眼的清泉果然从山顶的沟壑急涌而下,将透骨的清与湿润洒向土地。我们一齐飞奔过去,将脸和手都深深埋在水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凉丝丝的沁人心脾的泉水!在那片醉人的流水声中,不禁对回隆村怀有深深的敬意,尽管此时的水资源非常稀奇,可回隆村还是顾全大局,合理调配水资源,定时给下游焦渴的土地送上泉水。

顺着水流滑过的小溪,眼前依然是一片绿荫。我们知道回隆村虽然守望着几年前修好的水库,但在这特殊的干旱年景,他们依然在节水,在限制每人的用水量,为的是将那节俭下来的清泉,连同抗旱的勇气与希望奉献出来。

我们的眼睛湿了,也许是因为感动。在困难中,人的品格最能彰显。在危难时刻,人的灵魂袒露得最为直接。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吗?

抗旱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勇气。在这些崇高的村民面前,在这凝聚大爱的细流面前,这里肯定会绿荫一片,生机盎然。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3月20日,有删节)

1.文章开头五个段落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2.分析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1)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

  (2)又害怕那道山梁上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3.在文中,作者引述“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和“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的用意是什么?(4分)

4.文中“小白花”有何象征意义?对“小白花”的礼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