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道学传序

陈献章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壤共弊可也。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宋史》卷427)

    [注]①芦曝:谦词,谓所献微不足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正不言之                     讳:忌讳

    B.载于此编者,矣                 备:齐备

    C.千五百年                       更:更加

    D.学者诵其言而忘味               徒:只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四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积数百千年天下                 得不传之学遗经

    B.公复于此留意                  盖者不得已

    C.更相讲习传之                   学者苟不但求之书求诸吾心

    D.《六经》,夫了之书               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    )

    ①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②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

    ③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                ④察于动静有无之机

    ⑤去耳目支离之用                    ⑥乃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有错误,但也是可取的,因为它对于当时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作者认为,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4分)

 

 

 

   (2)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

 

   (3)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答案:
1.C(更:经过。) 2.C(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都可解为“在”。B项,两个“焉”都是句末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递进。D项,两个“也”都是句末语助词,表判断。) 3.A(“察于动静有无之机”意思是“对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进行观察”,是正确的读书方法,BCD项都含有④,故不正确。) 4.A(作者并不是赞成“焚书”,是说他能理解许衡“焚书”一说。)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自汉朝以来,有文字记录的著作繁多,在世上累积几百上千年,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还没有停止。许文正对人说:“还必须再来一次焚书。”“焚书”这是残暴秦王的行为,文正不忌讳谈它,实际上说的什么意思呢?广东左方伯陈公选取元代编修的《宋史?列传》中的《道学》一编刻版印刷,和对此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研究。《宋史》有全书在世上通行,而陈公又只专注这一编的研究。唉,我知道他的本意啊。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后世跟从儒家学习的人就多了,但说到像孔子一样忠信,就很少有人具备了。为什么和孔子的话有这样的差别呢?孔子所说的学习,不是后世之人所说的学习。后世求学的人,只是记忆背诵罢了,只是讲究词章罢了。这样,上天所给予读书人的,本来就是茫然无知的了。什么原因呢?士人们流连于众多典籍之中,而探求研究不够深入专一,耳目被各家之说所迷乱,自己的智慧因而受到压抑和窒息,君子担忧这些是应该的啊。所以,秦王焚书是有错误的,君子却不忌讳谈它,不是赞成秦王的做法,大概是不得已啊。 孔子死后,他精深的言论也就消失了。经过一千五百年,周敦颐、程颢和程颐等许多学者相继兴起,在遗留下来的典籍中找到没有流传的经学著作,重新宣讲学习并传授它。载于这一编中的,已经很齐备了。既使同天地一起共享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却听说:《六经》是孔子的著作;学习的人如果只是诵读它的文字而忘记它的精神实质,那么,《六经》就只是一种糟粕罢了,仍然不免于在读书中丧失自己的本心。 如今《道学》这一编,杂采了众多学者做事的行为和他们著作中的言论,研究学习的人如果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在其中探求自己的内心,对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进行观察,致力内在自我的修养,而不是用眼见耳听的东西扰乱内心,除去耳目这些表面的繁琐的功用,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那么,一打开书卷就会有所收获了。这不是说从书中的得到了真谛,而是说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所以,用我心去读书,随处都可以有收获;只用书来增加我的见识,那么放下书卷就会茫然无知。这是我所想献给陈公和各地同仁的浅薄的见解。 承蒙陈公命我作序,所以写下这些话。陈公名选,字士贤,浙江临海人。他的父亲曾在新城作县宰,对百姓的关爱深厚。陈公自称这是他的家学内容。 5.(1)后世跟从儒家学习的人就多了,但说像孔子一样忠信,就很少有人具备了。为什么和孔子的话有这样的差别呢?(“由”“鲜”“何其”各1分,句子大意解释正确1分)    (2)上天所予读书人的,本来就是茫然无知的了。(“与”“固”“莫知”各1分)    (3)的以,用我心去读书,随处都可以有收获;只有书来增加我的见识,那么放下书卷就会茫然无知。(“盖”“博”各1分,句子大意解释正确1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王学泰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亨”。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井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渎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足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I0月6日16版)

 

 

 

1.下列说法不属于“文化至上”的一项是                                    (    )

    A.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司马迁、曹丕等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D.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

2.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    )

    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李白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  ,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C.上个世纪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