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ƒ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ƒ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

 

   (2)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

 

 

   (3)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答案:
 (1)(3分)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1分);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1分)。    (2)(4分)     ①以静衬动(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分)。     ②寓情于景(1分),“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1分)。     ③虚实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1分)。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3)(3分)     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 8题。

亭林先生神道表

[清]全祖望

    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晚益笃志《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先生终身精诣之书,凡经史之粹言具在焉。

    乙酉之夏,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事既不克,先生与庄幸得脱。次年,几豫吴胜兆之事,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流,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阴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行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谓钓名者也,其心岂欲见知于人?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华阴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即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

    辛酉,卒于华阴,无子,年六十九。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王不庵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安得掉首故乡,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节选自《鲒埼亭集》,有删改)

    【注】①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②太安人:是明清时代给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流:比喻遭蹂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其时四国多虞                     虞:忧患   

    B.几豫吴胜兆之事                   豫:参与

    C.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振:救济   

    D.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             见:表被动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顾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组是(3分)           (    )

    ①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                          ②焦原毒流,日无宁晷

    ③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                        ④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⑤力拒之以明节                                        ⑥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顾炎武的一生是为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而劳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赍志以殁的悲剧的一生。

    B.文章第二段从太安人着笔,通过对太安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记述,含蓄而有力地衬托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与抗清意识。

    C.明亡之后,顾炎武遍游大江南北、关河内外,六谒思陵,最后定居华阴,垦田经营,表明了他耿耿复明之志已渐渐消退。

    D.顾炎武三次放弃举荐为官的机会,他以死相拒的行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决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2)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

 

 

   (3)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