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首页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a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②  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

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③ 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答案:
(1)H2、CO2、H2S等 (1分) (2)①实验Ⅰ结论合理(1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NaHCO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2分) ②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MnO2、NaBr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则证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 (所用试剂、实验现象、结论各1分) (3) ①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2分) ② a b   c (1分)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2分) ③0.045 mol·L-1(或写成1/22.4 mol·L-1,2分,未写单位扣1分)
推荐试题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

6ec8aac122bd4f6e(1)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2(g) + 3H2(g)6ec8aac122bd4f6e2NH3(g);

△H=—92.4kJ·mol—1

① 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和点 e处的n(N2)相同

D.773K,30MPa下,反应至t2时刻达到平衡,则n(NH3)比图中e点的值大

② 在容积为2.0 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673K、30MPa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该条件下反应N2(g) + 3H2(g) 6ec8aac122bd4f6e 2NH3(g)的平衡常数K=        K值越大,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时       。(填标号)。

A.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B.NH3的产量一定越大  C.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6ec8aac122bd4f6e(2)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

的 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

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

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2(g) + 3H2O(1) 6ec8aac122bd4f6e 2NH3(g) + 6ec8aac122bd4f6eO2(g)  △H = a kJ·mol—1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①此合成反应的a       0;ΔS      0(填“>”、“<”或“=”);该反应属于        

A.一定自发   B.一定不自发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②已知:N2(g) + 3H2(g)6ec8aac122bd4f6e2NH3(g)  ΔH= -92 .4kJ·mol—1

        2H2(g) + O2(g) = 2H2O(l) = -571.6kJ·mol1

则N2(g) + 3H2O(1) = 2NH3(g) + 6ec8aac122bd4f6eO2(g) ΔH=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