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

①稽:探究,考察。②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礼愈__________ 

(2)白玉之环__________

(3)犹当博学__________   

(4)庶几可得十之五六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乙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身为学生的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叙写作者幼时及成年之后求学的艰苦。

B.甲文把自己的苦寒生活与同舍生的豪华生活做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C.乙文警策人们学习的态度及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D.乙文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多学习古人的理论,才能“有济于天下”。

 

答案:
1. 周到; 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详细; 差不多。 2.(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人们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①为学不进则退, 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 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意对即可) 5.D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礼节更加周到。至:周到。 (2)腰上挂着白玉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3)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审:详细。 (4)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庶几:差不多。 2.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以:因为;足:值得;若:比得上。 (2)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人们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勉:勉励。 3.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故断句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告诉我们为学不进则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告诉我们要和朋友相互交流探讨;“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则告诉我们在没有条件时,多要读圣贤之书,也能掌握知识;“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告诉我们要出门学习生活,开阔眼界。概括回答即可。 5.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D.根据文中的“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可知,本文告诉我们要出门学习生活,开阔眼界,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多读圣人之书,“终有济于天下”,“而应该多学习古人的理论”说法错误; 故选D。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