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观沧海》,完成小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若”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句中的妙字的鉴赏能力。答此题时应该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放在整首诗歌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基本的方法是:方法+效果+情感。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画面内容的把握,并要求学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表述出来,力求做到语言简明、生动。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意象。
推荐试题

综合性学习。(6分)

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龙年。海龙中学九年级(8)班举行“龙年话龙”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从古到今,人们对龙情有独钟,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试根据你的积累,写两个与“龙”相关的寓言或成语故事名称。(2分)

2.下面是汉字“龙”不同时期的字形,请按照汉字演变的进程进行排序:                     。(只写序号)(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3.神奇的龙,是几千年的华夏图腾,不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承载着绵延至今的璀璨文明。作为中国最古老及最令人崇敬的象征之一,作为中国十二生肖里唯一一个抽象的物种,龙承载了更多的特别意义。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龙的象征意义。(2分)

材料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说文解字》)

材料二:龙食于清而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浊。(《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三:孔子见老聃,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归哉?”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游龙耶!”(《史记·老子列传》)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6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A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B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C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D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分)

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结合第④段划线部分完成问题。

(1)任选一句改为陈述句。(2分)

选(   )改为:                                                          

(2)试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表达的效果。(4分)

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5分)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1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2书传。永平五年,兄固3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4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注】1.徐:安徽县名,令:县官。2.涉猎:广泛地阅读。3.固:班固。4.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

1..(1)下列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物喜/常为官佣书供养        B. 辍耕垄上/居庙堂

C.有口辩涉猎书传/起坐喧哗者    D. 不修细节,内孝谨/则何时而乐耶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为佣耕                   尝业投笔                           

劳辱                   兄固被召校书郎                  

(3)“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句中有一个通假字,运用你储备的知识探究一下。

通假字          本字          (1分)

2..翻译(4分)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3..鲁迅先生所称道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无韵之《离骚》”肯定了这本书的在         方面的价值之高。(1分)

4..(1)陈涉与班超有很多共同之处:家        ,尝为       ,胸怀       。(1分)

(2)选文【甲】【乙】两段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4分)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7分)

为了动员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携手推进“三城同创”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准备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并指定你担任活动的组织者。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你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活动?请参照示例,列举一种,并简要列出活动主要步骤(3分)

【示例】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① 主持人开场白;②组织讨论:我能为创建工作做什么;③交流发言;④主持人总结发言。

活动形式:                        (1分)

活动步骤:                                                               

                                                              (2分)

(3)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在巡查中看到王明同学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不超过50个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