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0分)

眼界与读书

赵 畅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案:
1.(3分)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2.(2分)举例论证,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2分)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3.示例:(2分)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2分)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10分)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③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④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⑤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⑥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

(选文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3分)

2.(1)第①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分析第4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3.【链接】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菊花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亲睐。(3分)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梅尧臣《残菊》)

 请你说说诗中菊花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2分)并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赵括母上书言于王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君子谓括母为仁智。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始妾其父(    )          ②王以为其父乎(    )

③故不加诛 (    )         ④君子括母为仁智(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A.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   B.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C.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三峡》)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说》)

3. 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王 以 为 若 其 父 乎?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赵母认为赵括与其父在带兵上有怎样的不同?(2分)

 



综合实践活动。(8分)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泰州中学决定举行“颂党恩·爱祖国·赞家乡”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据报道,为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6月26日下午,由泰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主办,市文化馆、省泰州中学协办的“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泰州市中小学生纪念建党90周年吟诵汇演在省泰州中学隆重举行。(2分)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2.九(2)班班委会准备举办一次“爱祖国”主题手抄报评比,某同学打算把下面三幅图片编进同一个栏目,请你根据图片内容为其设计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8个字)(2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香港回归              神八飞天                 世博盛会

3.假如以“颂党恩·爱祖国”为主题文艺汇演活动由你负责筹划,请说说你会采用哪些文艺表演形式。(2分)

4.“赞家乡”,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积淀,名闻遐迩的水城水乡特别是湿地生态和民俗风情,让泰州旅游独具特色。请说说泰州特色景点和节日。(2分)

特色景点:                                                                 

节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