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默写诗古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          _ _ 。 ( 李清照《武陵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 雪》)

(2)在刘方平的《月夜》和苏轼的《浣溪沙》(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第6首)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答案:
(6分):(1)(2分)① 八百里分麾下炙 ②欲语泪先流 ③江山如此多娇 (2)(4分)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每填对一空计1分,如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空不计分)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填对上片、下片各计2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句不计分;错1句,扣0.5分,错2句,扣1.5分)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面问题(8分)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                 

                                    (2分)

2.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2分)

3.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2分)

4.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