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永远遥远的门》,完成下面各题题。(13分)
永远遥远的门
是不是岁月如此的沉重,注定我要成为一个步履维艰的浪者,是不是生命有着无法承受的厚重,才要远离熟悉的家门。
总想起离别好久的家门,总叫人暗然神伤。在这个身在异乡为异人的他乡,怎叫人不想起遥远的门呢。
也许思念太长了,街道太长了,夜也太长了,如此千年的月光散了一地长,长长在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梦醒间,还以为是故乡门前窗台的霜。
月色下有一落叶飘舞,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这瞬间的漂泊落地,又随风而起,何时风尘落定才有你的安身之处呢。
记忆中的门是那木质混厚斑驳中透着红漆的那扇。冬日的阳光撒了一地,在“吱呀”的一声中迎来满屋的光芒,那种阳光很舒服,暖洋洋的,伸一个懒腰最是惬意,“呵”一口热气,可以看到它在空气中散去,那感觉很好。
黄昏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回家的门,不然奶奶会不厌其烦地在田间地头村里巷尾地喊着乳名,那儿时的愉悦和恐慌总在那“哐”的一声关门中温暖着整个细胞。走进梦里还有小狗窝守在门边给人一份安然。
年龄渐长,岁月依然保留着门的那份平和,看不出流逝的时光改变了它什么,依旧是那扇木质斑驳的门,还有门前那棵枣树,以及枣树旁边固执地成长为强者的梧桐,我曾亲手赐于它们生命,我好像预言了多年以后那份背道而驰的决别,在很远的地方,我只想看到参天的树木耸立门前,看到树的叶绿叶黄,可以知道四季的变更,那门前的老人,她年如一日地远眺着,虽然她看不清很远的来路,但她知道固守能给她带来喜悦,在某个细雨飘洒的日子,会有流浪的人,溅了一身的泥水归来。
漂泊在门的远方,门离我遥遥几千里。本不愿漂泊,因为离不开那扇木质斑驳的门,当我看到门前的梧桐以一种强者的躯杆俯瞰着下面时,它已不再是一棵树了,仿佛成了一个守护者。思索千遍,选择了千遍,煎熬了很久,在成长中学会了放弃,在放弃中学会了选择,在选择中又学会了坚强。
起程时故作沉着,把感性的泪化作坚强的背影留给日夜思念的人。早已看不见那扇门了,我才依恋地频频回首。好一扇门啊,如此走了很远,才让人想起门就是通往温暖的家的那个进出了无数次却不曾留意的“坎”。后来明白,门还是一个难进难出的情结。
房子换了坚固点的,门也换了铁制的。但记忆中总是那扇斑驳点点的木门,它一直存在着,每次回乡下,远远地看见那门,还有门前的树,以及树下的老人。原来走得再远也不过是在门前晃了一眼,离不开的还是那门。
从未嫌弃那红漆斑驳的木门,虽它没有铁制的门坚硬无比,但它那朴实的外表总给人一种安全和信任。出了门,说是远门,我敲开了更多的门。繁华的远方没有那扇木质的门,开门之后,听不到“吱呀”的声音——那如此纯粹如此沉醉如此让人温暖的声音。没有“吱呀”的声响,肯定也没有厚道的乡情和憨实的微笑了。
在异地有了一扇临时的门,那铁制的门很是厚实坚硬,我很少带钥匙,可我不知道那门是要用钥匙才能为我开启的,总以为门会听到我的脚步声会自动地打开,或轻掩着,等我轻轻一推就能开了。可很多次,我被门,准确地说是那临时的门,它将我拒之门外,叫我好一番落寂和无助。门开着是一种期待,在家里门总是开着,那门只能从屋子里才能闩上的,微弱的灯光下,总有人为你守着门后的那份疲倦,有了熟悉脚步声,那门自然就开了,还有那小狗总在脚跟尾随好久才肯离去。
这双纳底的布鞋,走了好远的路,磨不破的是长长的思念,思念之中有了一种坚强的斗志。门前期盼的一双双眼睛,望穿了步履维艰的归期,望成了愁,两处的愁。
学着小孩瓣起手指数起数来,数到小指,再数大拇指,归期竟还有如此之遥远。于是只能在梦里思念起远处的门来,才又明白,那扇门是家,进了家必要开那扇门,家也并成了一个永难舍弃的定义,门也就成了一个起点,最终还是终点。怎么不如此思念呢,那怕你再坚强,错把泪水当汗水。
不能不思念啊,我虽把相思之情隐藏着很深,可我不小心一笑间竟把思念打湿,让这凌空的翅膀动弹不得。还是思念那扇门。
我知道门有多种,门有千万扇,我寻求好久,走了好远,可终究是离不开那扇门,那扇听到我脚步声便自然开启的门。我要的也就是那扇只为我打开和等待的门。
1.“记忆中的门”是怎样的门?请具体描述.(3分)
2..“我”为什么对这扇门总是难以忘怀?(3分)
3..结合文章内容看,标题中的“遥远”有哪些含义?(2分)
4..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现在城市家中“临时的门”?(2分)
5..文中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细节,请你指出这个细节,并简析其好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