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1.D 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3.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C 5.(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解析】略
推荐试题


综合实践,做一做。(8分)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指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他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此,希望学校七年级(一)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宣传发动]

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                读有用书,做有用人

①本周双休日,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读书活动。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谆谆教导。③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读书人的行列,勤读有用之书,学做有用之人。

七年级(一)班班委会

(1)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2分)答:

[活动二:推荐名著]

(2)为了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中外文学名著推荐活动。(3分)

你的推荐是:《       》 推荐语是                                                          

[活动三:分析探究]

(3)读下列三则有关“读书”的事例,你会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事例一: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2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学员的家长,得到的答案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事例二: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他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事例三:5·12地震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

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