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0--13题。 (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2)门人弟子填其室

(3)持汤沃灌          (4)腰白玉之环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3分)

 

答案:
1.(4分,每个1分)(1)致——取得、买到     (2)填—— 挤满 (3)汤—— 热水           (4)腰—— 挂在腰间  2.(4分)(1)(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4分)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3分)用意(1 分):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收获要点(2 分):(1)不求物质享受;(2)刻苦学习;(3)专心向学。(4)物质上不羡慕,更不攀比。(答对其中二点即可) 【解析】略
推荐试题

综合探究。(8分)

九年级开展“直面地震”的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链接】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级地震。地震导致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爆炸,造成核辐射大量泄漏,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恐慌。

(1)右面是国际核电离辐射标志图。请你写出此图标的两点含义。(2分)

6ec8aac122bd4f6e

(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概括出可供我国防震救灾借鉴的三条经验。(3分)

【材料一】

日本为了防震救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建筑基准法》。

【材料二】

日本各地,如只有10万人口的千叶镰谷市就建造了5座40吨的耐震储水池和水井,配置了发电机,还设置了3个防灾仓库,北部小学的仓库长期储存防灾食品64580份、饮用水4500份、帐篷12顶、担架60副、药品48箱、毛毯2440床等等。宫城县政府在1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设置了25个避难所和11个临时救护所。很多家庭、学校都备有“地震应急包”(内有干粮、水、保温雨衣、防灾兜帽、多功能应急手电、高频哨、蜡烛、火柴、药品等生活及自救必需品)。

【材料三】

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灾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什么行动,以提高学生防灾的实际技能。日本各校还分别针对地震发生在课上、课间、放学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进行各种实战训练,还请防灾教育专家或当地消防员来校指导,总结每次训练的经验和不足,以便下次演练时改进。

(3)请你为这次“直面地震”主题班会活动拟一条主题口号或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