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称:            

(2)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四处)(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2分)

 

答案: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解析】附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推荐试题




比较阅读【甲】【 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19 一23 题。(10分)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 庄于· 秋水》 )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 庄子· 徐无鬼》)

     【注释】 (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 辞:谢绝。(5)奚:何,什么。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2分)

(1)秋水至                   (2)河伯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           (4)亦去害马者而已矣            

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河伯始旋面目   (2)亦去害马者而已矣

B、(1)望洋向而叹曰   (2)知具茨之山乎

C、(1)河伯欣自喜     (2)曰:“。”

D、(1)于焉           (2)进亦忧,退亦忧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2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4.、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2分)

5.、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