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菜畦 (qí)蝉蜕 (duì)瞬息 (xùn)讪笑(shān)

B.骊歌 (lì)溅溅(jiān)收敛(liàn)秕谷(bǐ)

C.污秽(huì)胡骑(jì)炽痛(chì)亘古(gèn)

D.狂澜(lán)攒成(cuán) 踱步(dù)倜傥(tìdǎng)

 

答案:
 C (A、“蜕”、“瞬”、“讪”;B、“骊”、“溅”、“敛”;D、“踱”、“傥”的注音错误)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7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

(3)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

(5)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6)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忽啼求之()

B.仲永之通悟()

C.秀才观之()

D.余闻之()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5.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三)阅读《不完满才是人生》,完成19—23题。(12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 A 的词:“ B  。”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  □□□□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想信。他们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上进,  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 C ,  就能□□□□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 D 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 ,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的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 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本文表明作者中心观点的句子是                                   。全文从整体上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分)

2..本文论证过程十分严密。请将文中照应“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四个标志性语句打上横线。(2分)

3..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处,依次应是:           (填序号)(3分)

①事与愿违   ②淋漓尽致   ③为所欲为    ④脍炙人口   ⑤如坐针毡   ⑥胆战心惊 

4..根据你平时的名句积累、名著阅读知识填空:(2分)

A(词人):                     B(名句):                                                                            

C(名著):                    D(人物):                                                                 

5..细读第五段,你是否同意作者关于考试的看法?具体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                                                                                  

 


(二)阅读散文《我有一个狮子军》,回答15——18题(12分)

我有一个狮子军(贾平凹)

    我体弱多病,打不过人,也挨不起打,所以从来不敢在外动粗。口又浑,与人有说辞,一急就前言不搭后语,常常是回到家了,才想起一句完全可以噎死他的话来。我恨死了我的窝囊。

  我很羡慕韩信年轻时的样子,佩剑行街,但我佩剑已不现实,满街的警察,容易被认作嫌疑犯。只有在屋里看电视里的拳击比赛。

  我的一个朋友在他青春蓬勃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我提着枪,跑遍了这座城市,挨家挨户寻找我的新娘。”他这种勇气我没有。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别人的魔鬼,要么被女人征服,要么就光天化日地出去伤害,我的魔鬼是汉罐上的颜色,出土就气化了。

  一日在屋间画虎,希望虎气上身,陕北来了一位拜访我的老乡,他说,与其画虎不如弄个石狮子,他还说,陕北人都用石狮子守护。

  过了不久,他果然给我带来了一个石狮子。但他给我带的是一种炕狮,茶壶那般大,青石的,据说雕琢于宋代。这位老乡给我介绍了这种炕狮的功能,一个孩子要有一个炕狮,一个炕狮就是一个孩子的魂,四岁之前这炕狮是不离孩子的,一条红绳儿一头拴住炕狮,一头系在孩子身上,孩子在炕上翻滚,有炕狮拖着,掉不下炕去,长大了邪鬼不侵,刀枪不入,能踢能咬,敢作敢为。

  这个炕狮我没有放在床上,而是置于案头,日日用手摩挲。我不知道这个炕狮曾经守护过谁,现在它跟着我了,我叫它:来劲。来劲的身子一半是脑袋,脑袋的一半是眼睛,威风又调皮。

  古董市场上有一批小贩,常年走动于书画家的家里以古董换字画,这些人也到我家来,他们太精明,我不愿意和他们纠缠。他们还是来,我说:你要不走,我让来劲咬你!他们竟说:你喜欢石狮子呀?我们给你送些来!十天后果真抬来了一麻袋的石狮子。送来的石狮子当然还是炕狮,造型各异,我暗暗高兴,便给了他们许多字画,还让他们继续去陕北乡下收集。我以为收集炕狮是很艰难的事情,不料十天半月他们就抬来一麻袋,十天半月又抬来一麻袋,而且我这么一收,许多书画家也收集,不光陕北的炕狮被收集,关中的小石狮也被收集,石狮收集竟成了风,价钱也一涨再涨。

  我差不多有了一千个石狮子。已经不是群,可以称作军。它们在陕北、关中的乡下是散兵游勇,我收编它们,按大小形状组队,一部分在大门过道,一部分在后门阳台,每个小房门前列成方阵,剩余的整整齐齐护卫着我的书桌前后左右。世上的木头石头或者泥土铜铁,一旦成器,都有了灵魂。这些狮子在我家里,是不安分的,我能想象我不在家的时候,它们打斗嬉闹,会把墙上的那块钟撞掉,嫌钟在算计我。我要回来了,在门外咳嗽一下,屋里就全然安静了,我一进去,它们各就各位低眉垂手,顿时寂然。我说:“嗨!”四下立即应声如雷。我成了强人,我有了威风,我是秦始皇。

  统领狮军后,我竟然内心踏实,没了躁气。我似乎又恢复了我以前的生活,穿臃肿的衣服,低头走路。我依然体弱多病,讷言笨舌,别人倒说“大人小心”,我依然伏低伏小,别人倒说“圣贤庸行”。出了门碰着我邻居的孩子,他曾经抱怨他家的狗把屎拉在我家门口,我叫住他,他跑不及,站住了,他惊恐地盯着我,我拍了拍他的头,说:这小子,你该理理发了。他竟哭了。

1.、整体感知: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什么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2.、问题探究:(4分)

(1)文章开头反复强调我“体弱多病”“胆小”“窝囊”,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尾说自己“依然体弱多病”又有什么用意? (2分)

(2)第8段描写集中表现了狮子军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 (2分)

这些狮子在我家里,是不安分的,我能想象我不在家的时候,它们打斗嬉闹,会把墙上的那块钟撞掉,嫌钟在算计我。我要回来了,在门外咳嗽一下,屋里就全然安静了,我一进去,它们各就各位低眉垂手,顿时寂然。我说:“嗨!”四下立即应声如雷。……

                                                                             

3.、语言品味:(4分)

(A)别人的魔鬼,要么被女人征服,要么就光天化日地出去伤害,我的魔鬼是汉罐上的颜色,出土就气化了。

                                                                               

(B)文章尾段中“圣贤庸行”“大人小心”是什么意思?请根据上下文理解。

                                                                              

4.、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吗?请举一例说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