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

①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⑤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⑥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答案:
①心远地自偏 ②风正一帆悬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听取蛙声一片 ⑤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略
推荐试题


小说粘住你我他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人性。

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们专门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了文学中。他们做了一次调查,让500个读者填写了关于200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要填写自己认为的主角或配角的性格特点,然后描述他们的个性和动机,比如他们是否有责任心或者支配欲很强等。

③结果发现,小说中的角色可以划分为鲜明的几类。一般来说,那些主角,比如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她在责任心、有教养方面获得了读者的高分,而那些配角在获取社会地位、支配欲上的得分很高。而且在小说中,有支配欲的角色受到了作者的强烈谴责,这些坏家伙都是一些想支配他人的“机器”,他们过于我行我素,很少有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其实,中国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力捧的正面人物,不仅有“携民渡江”的高度责任心,还一心一意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他口,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⑤专家们分析了调查结果后认为,这些对立的小说角色其实反映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原始社会后形成的集体观念,在那样的社会中,由于要和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抗争,个人的强势被部落集体的利益所压制了。而小说中恰恰反映了个人支配欲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还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但这个永恒的主题依然让小说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确反映了远古形成的人性。

⑥另外一些角色的分数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比如《呼啸山庄》中的西斯科里夫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他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人产生了压力,这种冲突以这些角色的形式被反映了出来。

⑦小说就像是一种粘合社会的胶水,增强了那些能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逐渐进化出来的。另一方面,小说和某些社会警示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在原始社会,打猎为生的原始人谈论一些人的欺骗和欺凌弱小的行为,以达到不让坏人得偿所愿的目的。而小说同样起到了这个效果,人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坏人的伎俩,避免自己今后上当受骗。

⑧小说不仅是进化的产物,它实际上也正在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

1.阅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

                                                                          

                                                                          

2.第⑤段中“永恒的主题”指的是什么?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4.请结合《简•爱》或《水浒传》的内容,位第③段或第④段增加一个事实论据。

第(     )段:                                                        

                                                                        

                                                                       

 


话说父亲

王安忆

①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事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坎时,就朝人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是他从不关心的。他是只须自己就能证明得了自己。比起世上太多的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是要轻松。

②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在他做胆囊炎手术时,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准时准刻,从不曾误点。这种挚诚至深的对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俗话常说人心换人心,我们虽不知道他对演员们是如何,可从演员们对他,却可以看出他的对待。也因他对人不加矫饰,人对他也不以虚礼往来。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演编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还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诸如此类,刻划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则也不拘格局。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听母亲说,在他被划为右派的时候,就有一位阿姨为他辩护,而因此几乎划为了右派。似乎是,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去做人外,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

③当然,他如此自在地做人,尚须条件。至少,在他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子后,要有人为他打扫现场。他一如不食人间烟火,皆也因为,尚有人为他操心此类俗事,家庭便是他坚强的后盾了。在这一个纷繁的世界里,他的纯净的哲学要建立并实践,必得有人为他开辟一个清静的场所。

④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是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住一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文学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

⑤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                            (节选自《话说父亲》,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②段,列举出父亲“惊人的人缘”的三种具体的表现。

                                                                      

                                                                   

                                                                    

3.细读第②段,谈谈你对“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的理解。

                                                                         

                                                                        

4.读完全文后,你认为父亲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说说他能过上这样生活的原因。

                                                                         

                                                                          

                                                                         

5.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做人”(待人接物)与“有人缘“有无必然的联系,为什么?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