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首页  

甘薯是一种营养平衡的优质食物,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探究不同栽插密度对甘薯 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选用同一品种的甘薯,设置 D2500D3000D3500D4000 D4500 五个处理,即分别栽插 375450525600675 万株/ha。灌溉均采用滴灌方式,每处理 3 次重复,并在栽插 60 天、90 天和 120 天分别测量甘薯叶片的 光合特性,结果如图 1 所示:

1:不同栽种密度对甘薯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张开程度

1)设计实验时,选用同一品种的甘薯、各个处理均采用滴灌的方式,目的是:______

2)甘薯植株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地下膨大的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在地上茎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合成,并经甘薯茎内的______运输到块根储存。人食用甘薯后,淀粉主要在______________内消化。

3)由图 1 可知,处理_____的光合速率最大,结合图 1 分析,该组光合速率最大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控制变量的唯一性,实验结果更科学合理 叶绿体 筛管 小肠 D4000 D4000时气孔导度最大,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内 【解析】 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探究不同栽插密度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栽插密度,除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设计实验时,选用同一品种的甘薯、各个处理均采用滴灌的方式,目的是控制变量的唯一性,实验结果更科学合理。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所以,甘薯植株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地下膨大的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在地上茎叶的叶绿体内合成,并经甘薯茎内的筛管运输到块根储存。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所以人食用甘薯后,淀粉主要在小肠内消化。 (3)通过图分析可知,设置为D4000时,在光照下光合作用的速率最大,所以,由图 1 可知,处理D4000的光合速率最大,结合图 1 分析,该组光合速率最大的原因是D4000时气孔导度最大,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说明更多的二氧化碳可以经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推荐试题

许多视网膜疾病最终会导致失明,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1)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最终会导致失明,这些眼病最终致盲的根本原因在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异常,无法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这些疾病多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丧失所致,这 类细胞难以再生,一旦失去感光细胞,失明进程将无法逆转。因此,寻找让感光细胞重生的方法,成为科研人员的 一个攻坚方向。

2)在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为实现这一目标利用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皮肤细胞或 血细胞培育成干细胞,然后塑造干细胞的发育方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多种不同的感光细胞。

3)近日,在《自然》期刊刊载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眼科专家们找到了可以跳过干细胞的新方法:把皮肤细胞直接 改造成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然后将这种改造后的细胞移植到小鼠眼睛中,失明小鼠得以重见光明。

经过反复摸索条件,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鸡尾酒配方,由 5 种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它们分别激活或抑制细胞内不同的发育信号。在特定的时间把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组合提供给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以将皮肤成纤 维细胞改造化学诱导光感受器细胞,简称 CiPCs。相比过去利用 iPS 细胞重编程需要数月时间,这种技术 仅仅只用 10 天就完成了细胞改造。为了确定 CiPCs 的功能,研究人员把 CiPCs 植入视网膜变性的小鼠眼睛里,进 行相关的检测。

正常情况下,当光照变强时,小鼠的瞳孔会______,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鼠的中脑,故推测其反射类 型为______(简单/复杂)反射。视网膜感光细胞受损的小鼠,由于感受不到光亮,不会出现瞳孔反射。 在移植 CiPCs3~4 周后,小鼠开始出现令人欣喜的变化:14 只小鼠中,有 6 只小鼠在光照条件下,瞳孔出现了 明显的变化,而对光线敏感正是感光细胞的功能特点。

为了评估这 6 只小鼠的视觉功能是否真正得到恢复,研究人员还做了厌光测试:老鼠在正常情况下,偏爱躲在暗处。但失去视觉的小鼠由于感知不到光的强弱,不会表现出对黑暗环境的偏好。实验人员将 4 组小鼠分 别放置于一半光照、一半黑暗的环境中(小鼠可在实验区域内自由移动),记录小鼠在黑暗区域中停留的时间, 结果如下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科研人员认为 CiPCs 确实起到了与感光细胞相同的功能,其判断依据是____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原产于美洲热带 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草地贪夜蛾现已入 侵到撒哈拉以南的 44 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相继发现危害,有进一步向以东南亚、 大洋洲和中国南部为主的亚洲其他地区入侵蔓延的态势。

1)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结构、发育过程如上图所示,据此推测,其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贪夜蛾的适宜发育温度为 1130℃,在 28℃条件下,30 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则 需要 6090 天。这一现象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取食玉米、棉花和高粱,后者主要取食水稻和各种牧 草。这两种类型形态基本一致,但在性信息素成分、交配行为以及寄主植物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上述草地贪 夜蛾的类型分化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4)草地贪夜蛾食量大、迁飞能力强,已为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上通常使用化学杀虫剂来减 轻虫害。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危害性逐渐被人们认知,一方面,化学农药容易造成污染,其中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 物质还会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渐累积,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另一方面,常年使用化学农药也使得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 逐年增强,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5)生物防治是可以兼顾环境保护与消灭害虫的防治手段之一。目前,针对已入侵我国云南省的玉米品系草地贪夜蛾,科研人员已发现赤眼蜂等 5 种本土寄生蜂能有效寄生并杀死草地贪夜蛾幼虫;除此之外,蠋蝽、叉角厉蝽 等两种捕食性蝽类昆虫也被证明对各龄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都有很强的捕食倾向与捕食能力,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 一条包含草地贪夜蛾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