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店的餐桌上,经常使用“固体酒精”块为燃料给食品加热,出于好奇,同学们对其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块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图一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图二实验中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如图三)。
方案 | 
| 
|
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_____ |
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 碳酸钠 |
图三 |
①甲组取图二烧杯中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图三探究,填写图三中空白。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小明选择了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
合理 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除去Na2CO3(或CO32-),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不可行,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钠,引进新的杂质
【解析】
实验探究:(1)点燃固体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
(2)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水溶解,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加入澄清石灰水,结论为清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②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碳酸钠除尽,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拓展应用:不可行,因为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