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记

萧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儿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

“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室内稍微有一点儿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还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緣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谢的植物,总带有一点儿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遗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站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重点写瓶子,这个花瓶能种活植物万年青,作者看到它,睹物思人,表现其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B.写许先生在鲁迅的遗像前谈着鲁迅先生,“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将巨大的悲痛化为轻描淡写的文字,更见感情深沉。

C.“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表明作者站在鲁迅先生墓前的时间很长,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景仰。

D.一瓶万年青、一句“永久这样”、一缕轻烟、一丛墓草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了鲁迅朴实、坚忍、勤奋、崇高的形象。

2.文章命题很大,但切入点却很小。作者主要选择了何种事物来描写?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3.找出作者描写鲁迅抽烟这一细节的句子,揣摩一下这些描写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4.文章题目是“鲁迅先生记”,行文却没有过多记叙鲁迅先生的事情,这样写是否偏离题意?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C 2.主要选择了万年青来写。作者反复强调它不怕冻,“最耐久”,是一种使“我”感到“惊奇”的“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主要是为了通过这一寓意深长的美好形象来象征鲁迅先生的坚忍顽强、不畏艰难的伟大人格。 3.“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以象征的手法写出了鲁迅永不熄灭的热情。虽然,过度的劳累使他的身体迅速衰老,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衰老。“那红的烟火”恰好可以使人联想到那正是先生火红火红的生命的象征。 4.没有离题。写万年青采取的是象征手法,用寓意深远的形象表达真挚的感情;写鲁迅先生的话以及抽烟的细节是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墓地的状况是巧妙地告诉读者,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表明作者站在鲁迅先生墓前的时间很长”分析错误,结合原文“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站成了石榴”,可见作者说的是花瓶“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并不是说自己站着。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写作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本题第一问,作者主要选择了何种事物来描写?不难看出,文中反复写了“万年青”这种植物。比如“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这花不怕冻?”“不怕的,最耐久!”。 第二问,作者刻意反复强调万年青“不怕冻”“最耐久”,让“我”这个“来自寒带的北方”的人“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有一点儿惊奇”,甚至,花瓶已经丢了底,它却依然在玻璃瓶中顽强地活着,写作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歌颂“万年青”,而是与主人公鲁迅先生有关:二者的坚忍顽强、不畏艰难何其相似!就连“万年青”这个名字都是有寓意的,它象征鲁迅先生的人格万年长青。 3.本题考查对细节描写以及象征手法的鉴赏能力。象征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首先找到关于“烟”的细节描写,“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然后分析其象征意义。强调“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红”代表着生命的燃烧;好像一朵小花似的”说明它是美好的,带给人美好的感受。这些与鲁迅先生有何关联呢?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生命也如同这“红”的烟一样,尽管他的身体衰老了,但他的热情、他的思想和精神就如同这永不熄灭的烟一样,带着生命燃烧的火红的生命力,不断升腾,升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永远不会衰老,不会熄灭。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思路,揣摩作者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分析出文本都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与主要人物及主旨的关系,最后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本题正面写鲁迅先生的内容确实不多,主要是关于他“抽烟”的细节描写,比如“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以及“我”与先生关于“万年青”的几句对话,但是这两处描写恰恰抓住了先生的人物特征,塑造出先生的形象。我们都知道先生爱抽烟,因此“抽烟”这一细节能够以点带面,而“万年青”则象征着先生的精神品质万年长青,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且寓意深远;而对墓地的描写,抓住文章最后一句“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不难看出作者的意思,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因此,文章虽然对鲁迅先生的正面描写不多,却用恰当的手法塑造了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怀念,并没有偏离题意。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不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而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然而,新科技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掉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        ,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        ,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大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        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        ,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而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B. 他们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C. 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而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

D. 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A. 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B. 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的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C. 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D. 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千篇一律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细水长流

B. 如出一辙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细水长流

C. 千篇一律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源远流长

D. 如出一辙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