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经历的历史真实。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然而口述历史因为经由口述者的记忆,叙述以及访谈者的文本整理这些环节往往使客观的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

首先是历史记忆的问题。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这中间口述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储为历史记忆,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较大的间隔和差距,历史记忆的真实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打了一些折扣。可以说,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之真不再是全部的历史真实,而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是经过记忆本身过滤和阻隔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然后是历史叙述的问题。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语言和文字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往往既非记忆的全部、也非记忆的准确呈现。记忆在呈现中既有数量的减少,更有内容的变形甚或失真。在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叙述过程中,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历史记忆的呈现结果。

最后是文本整理的问题。口述历史有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必须共同参与。访谈者对口述历史的文本整理,实际土是对口述者呈现的历史记忆进行主观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经过访谈者这道工序的过滤与阻隔,口述者叙述的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再次经过处理。

历史之真经过记忆、叙述、文本整理的过滤和阻隔,口述历史的历史真实实在堪忧。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口述历史存在着某种失真及不可靠性。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必须着力保证历史记忆的真实和历史叙述的真实。历史记忆受其内在机制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真实性很难为口述者所左右,但历史叙述的真实则是口述者所能把握的。所以,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从而将历史记忆完整而准确地以语言表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记忆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历程。

(摘编自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口述者呈现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欠完整、准确。

B. 口述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的原因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

C. 访谈者对口述者的历史叙述进行的文本整理过程就是访谈者主观处理的过程。

D. 口述者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两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程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交代口述历史研究目的之后,文章提出口述历史存在变形或失真的问题。

B. 文章主体从历史记忆、历史叙述、文本整理三个环节阐述历史失真的原因。

C. 文章分析制约口述历史真实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D. 文章写作的目的是减少口述历史的变形或失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的真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因此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

B. 访谈者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进行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会造成历史的失实。

C. 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

D. 如果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B项,“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以偏概全,也有客观因素影响。故选B。 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C项,“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无中生有。故选C。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A项,“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错误,原文是“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C项,“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错误,影响历史记忆叙述的除了语言,还有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D项,“如果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错误,访谈者在整理过程中的主观取舍也会让历史失实。故选B。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