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信再拜贺曰:“然臣尝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羽救巨鹿,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当是时,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到新安,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原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B.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C.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D.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犒赏

B.然臣尝之             事:侍奉

C.秦民无不者           恨:感到遗憾

D.项王使者           反:通“返”,返回

3.对原文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巨鹿艰苦奋战,刘邦却先于项羽攻入函谷关,但他并不扰民,而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人判处死罪,伤人的人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并和秦地父老解释说,他还军霸上的原因,是想等待其他诸侯们到来,一起商定盟约。

B.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明褒实贬,他认为项羽虽说战斗力强大,实则残暴,与《项羽本纪》中的他坑杀降卒、焚烧阿房宫相呼应;项羽虽说与将士同甘共苦,可是却不忍给手下分权,这与后文他疏远范增相呼应。

C.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示必死决心,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诸侯们却各怀心思,没有参与战斗。等到战斗结束后,诸侯们一方面深受震撼,另一方面也自觉羞惭,所以伏地跪行,不敢抬头面对项羽。

D.项羽为人刚愎自用,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于是对范增心存猜忌,日渐疏远。范增非常气愤,主动请辞,项羽竟然答应了范增的请求。这更加使范增失望生气,最终他还没有到达彭城,就背发疽疮,被项羽活活气死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2)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1.B 2.D 3.B 4.(1)沛公又推让不接受(牛羊酒食的犒赏),说:“粮仓里有很多粮食,并不是很匮乏,我不想让大家(百姓)破费。” (2)(招待的人)更换撤下丰盛的宴席,用相当差的伙食给项羽的使者吃。 (3)我们凭借(秦穆公)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就),却反过来损害人家,这是不道义的;失去我们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有”作“人”的谓语,后面要跟宾语,句子结构才完整,而“疾病”是名词,符合宾语的要求,而“涕泣”是动词,不能跟在谓语后面,可排除AC。根据句意,“人有功当封爵者”中“人有……者”是定语后置句,中间不能分开,排除D。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D项,“乃反项王使者”,结合前文的句子“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意思是“一见使者又装作惊愕的样子说道:‘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所以“反”是表示惊讶的,出乎意料的意思,可翻译为“反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明褒实贬”分析错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有褒有贬。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重点字词有:“让”推让;“仓粟”代指粮食;“乏”匮乏;“费”让……破费。第二句重点字词:“更”更换;“以”介词,用;“恶食”差的伙食;第一个“食”是名词,第二个“食”是动词,吃。第三句重点字词:“因”凭借;“敝”损害;“与”动词,交往,结交;“知”同“智”,明智。
推荐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字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学科@网

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

1.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

3.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杂货铺就要关门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卡尔先生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等等,阿尔弗雷多……”

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了。“怎么了,卡尔先生?”“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卡尔先生说。阿尔弗雷多开始有一丝慌乱,但随即很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说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至少两支牙膏,还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我真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阿尔弗雷多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他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好吧,小伙子,现在告诉我,你干这种勾当有多久了?”卡尔先生说话了,“头一回,我发誓,以前真没从店里拿过任何东西……”卡尔先生没等他说完,就插话:“还想撒谎,嗯?难道我看上去就那么傻吗?难道我连自己店里的事都糊里糊涂吗?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卡尔先生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他说,“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交给警察。”“我爸爸不在家。他是印刷工,晚上上班。”“那么谁在家?”卡尔先生问。“我妈妈在家。”卡尔先生向电话走去。

阿尔弗雷多越害怕,嗓门就越高,像是显示着无所畏惧似的,可尽管他在大声说话,但他的声音却完全憋在喉咙里:“请等一会儿,卡尔先生。这事跟别人没关系……”阿尔弗雷多声音小的可怜。卡尔先生已经在跟他母亲通话了。阿尔弗雷多想象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阿尔弗雷多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屋里两个人相互看着,一句话也不说。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她大大方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卡尔先生怔住了,他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是这样吗,阿尔弗雷多?”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是的,妈妈……”“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妈妈……”希金斯太太要说什么,却突然又停住了,把头转到了一边,“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我?我本应该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叫警察?”她反问道。“是的,是应该这样的,希金斯太太。”“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他看上去个头倒不小,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完全像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和蔼可亲。卡尔先生原以为阿尔弗雷多的母亲会被吓得六神无主,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感到内疚,心里暗暗佩服起这个女人。“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孩子带回去?”“当然可以,”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现在我告诉您我的决定: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不会忘记您是个好人的……”离开时卡尔先生握着希金斯太太的手说:“认识您很高兴,非常遗憾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请相信我这么做都是为了阿尔弗雷多好。”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阿尔弗雷多和母亲出了杂货铺,沿着大街走着,母亲迈着大步,两人谁也不开口说话。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阿尔弗雷多,还愣着干什么?睡去吧。你为什么总是没玩没了地闯祸呢?听着,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起身走向厨房,妈妈正喝茶。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突然想哭……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2.联系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希金斯太太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3.你认为文中对阿尔弗雷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对他的研究生提出了要求,并声称“对于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引来了众多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以“财”量“才”是理性的激励,还是道德的缺失?这再度成了热议话题。

一、微博交锋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那大学你还要上吗?

@董藩: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我父亲不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了钱,那就不需要读书了。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境随心变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你觉得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董藩:都是耻辱。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E线短评:师道本无价,标价就掉价。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受业解惑”之师道有些变味了。

二、网络调查

你能挣到4000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昨日,在8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近80%的网友不认为“40岁没有4000万”就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

“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不被认同的。不是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

(有删改)

1.董藩说:“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文中提到北师大校训和孔子雕像,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3.通过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分条作答(至少答出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