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臧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防: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封地来要挟鲁君。③宁子:指宁武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首联以反问的句式明确有力地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B.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C.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尾联紧承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水进行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
1.D 2.①对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的强烈愤慨。②对当时朝廷是非不分的不满。③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D项,“运用对比手法”分析错误。尾联句意为: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什么不同呢。尾联紧承颈联,明示辨伪之法。此处并无对比。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 本题,首联两句意为: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由此可见,诗人对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的强烈愤慨。 颔联的句意为: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宁子识破了装傻的。这两句运用典故,暗含了对当时朝廷是非不分的不满。 根据注释,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可见,诗人创作此诗是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