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公共场所为公民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的共享经济的新形态。近期,共享单车问题频现:有的车上的二维码遭受到用户破坏;有的车锁被某些人据为已有,有的甚至被彻底砸坏,或被扔进了黄浦江。

出现这些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消费者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遵守共享规则;有人认为是因为物质生活发展过快,人们精神世界的一时难以适应;也有人认为是人们文明意识缺失。对于“共享单车不共享”的问题,你是如何看的?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是管理无能还是国人素质低? 这几天,一些微信文章开始刷屏,其标题和中心思想让我吃惊。大意是,共享经济很美好,却因为中国国民的“素质低”,而变得糟糕和走入困境。 照片上,崭新的共享单车被“低素质”的使用者折腾得够呛。有的被大卸八块,可以家用的部件,比如篮子被悄悄拿走;有的是被上了使用者自带的锁,成为“专车”。 说实话,看到这些图,我真的惊呆了。但是,我惊呆的不是中国人“素质之低”,而是惊呆于共享单车管理之糟糕。 不要责怪总是躺枪的“中国人素质”,而是要怪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运营机制,把共享的单车管理好。为什么有些创业企业,可能连大学宿舍自行车棚的管理水平都没有?故事的场景这么“低素质”,还怎么讲好故事上市呢? 共享单车的天生缺陷是没有“刚需”。 的确,共享经济是个好东西。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二字差不多成为了商业领域最高的“政治正确”。但是,在某些特定行业,共享经济可能存在天然的、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 在这些行业,它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比如,很多共享单车领域的创业,从根本上来说,或许就是一场资本裹挟的“后大学时代”自行车骑行大狂欢,它寄托着年轻人对单纯大学生活的缅怀,却看不到它对“中产阶层”的生活有真正的改善。 共享单车的一大缺陷是,它没有“刚需”。“刚需”,是什么?用一句简单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没有你,我们会活得很糟”,而不是“有了你,我们会活得更好”。 举个例子,房子一直都是中国人当前最大的刚需。因为,没有房子,阶层下坠的焦虑就会如影随形。没有它,一个人可能就活得没有尊严。甚至于,还存在丧失繁衍机会的可能性。这些才是真正的刚需! 在中国,但凡那些创业成功的互联网大佬,他们解决的问题,都是中国人的刚需,而不是所谓的“让中产生活得更美好”。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提供产品,没有一个不是刚需。 从逻辑上讲,当你满足的不是刚需,那么消费者就会变得很挑剔,于是开始越来越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对价,来购买你的商品和服务。那么,你就只能依靠不断地“烧钱”来讨好消费者。 在这种“消耗战”中,你并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改善服务,比如提高单车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购买更多的单车和租用更多的停车位等。从而,你可能陷入了恶性循环,使用者抱怨你体验差,而你认为使用者“素质低”。 甚至于,你都“不敢”设计一个机制,来规范使用者对服务提供者和后续使用者的损害行为——让大家不要乱停车、拆车、把车搬到办公室,否则会有一定的经济“惩罚”。不能因为你做不到,所以使得消费者就被“低素质”了。 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确有所落后,的确是“低素质”的,比如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形成方面。但是,好的、具有创造性的商业模式却可以让中国人的素质顿时“高起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对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就是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商业案例。 共享经济的乱象,这不是责怪中国人“素质差”的理由。要反思的,恐怕是管理的无能,以及如何改善商业模式的紧迫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所给材料谈的是共享单车被肆意破坏的现象,要求考生针对“共享单车不共享”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材料中针对这一问题已列出了几种观点,其一是认为消费者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遵守共享规则;其二是认为人们精神世界难以适应发展过快的物质生活;其三是认为人们文明意识缺失,这三种观点都有道理。考生写作中要对“共享单车不共享”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可以与已经列出的三种观点中的某一种或某两种相同,也可以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之,只要围绕“共享单车不共享”问题明确观点,展开分析,阐明理由都是符合要求的。 立意参考:共享需要尊重规则;加强管理,制定规则,规范共享;共享单车折射精神世界的滞后;让精神发展追上物质发展;文明共享。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