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①。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②,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虮虱:jī shī虱及其卵,喻卑贱或者微小。②枝梧:抗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B.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C.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D.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位次于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
B. 菽:“五谷”之一,指的是豆类的总称。"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主要的一种是稻、黍、稷、麦、菽。
C. 釜甑:“釜”是古代的一种锅,可以用来煮、炖、煎、炒等;“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泛指炊具。
D. 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如《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等都是对帝王一生重要事迹的记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义只顾自己,不体恤士卒,在短缺军饷时还置备酒筵,大会宾客,落得被项羽斩杀的下场。
B. 项羽杀死了宋义后出来向军中发令说楚王密令我处死他的。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C. 项羽能从全局出发,善于分析战争的形势,沉船破釜,勇武而有胆识,在和秦军对抗的过程中大获全胜,楚怀王欣赏他的才干,拜他为上将军。
D. 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被召见的诸侯将领进入军门时,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