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肢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鱼,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啊,不见一个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材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茫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这一片一片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摩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昔日皇族的赋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也有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而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几位看似干部模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确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面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
刹那,我有一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湖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来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的。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的岁月之后,眼前这残壁断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我们应从哪几个层面理解文中圆明园的“哭泣”?
2.对圆明园废墟,作者为什么说“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以自己的话解说)
3.第二段对圆明园废墟的细腻描述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1.圆明园的哭泣,八国联军蹂蹶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把她变为废墟;民族的哭泣,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作者的哭泣,为民族屈辱的过去哭泣,为今日国人民族感情的麻木的哭泣。
2.作者面对人们对历史的遗忘,民族血性的淡薄,觉得他并不能提醒人们记住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起不到警醒的作用,就背离留下它的初衷,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3.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和景物烘托的手法。作者用景物烘托眼前的残破凄凉,同时由于当年的美轮美奂对比,抒发了对侵略者强烈的愤怒,为后文写人们在废墟前的麻木精神作铺垫。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应从哪几个层面理解文中圆明园的‘哭泣’”,这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先到文中圈出有关“哭泣”的文字,如第一段“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肢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这里写的是圆明园的哭泣,写的是民族的哭泣;文章最后说“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这是写作者的哭泣,联系上文“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的岁月之后,眼前这残壁断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可以知道作者是为民族屈辱的过去哭泣,为今日国人民族感情的麻木的哭泣。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圆明园废墟,作者为什么说‘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 ,题干要求“以自己的话解说”,这就说明文中对这一问题应有阐述,考生应先找到这些阐述的文字,最后应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题干的引文源自文章倒数第二段,“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的岁月之后,眼前这残壁断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上文写到“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而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似干部模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确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这些人的表现让我“不知所措”,让我的眼眶和心口都隐隐作痛,引发我“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的质问。作者面对人们对历史的遗忘,民族血性的淡薄,觉得他并不能提醒人们记住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起不到警醒的作用,就背离留下它的初衷,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二段对圆明园废墟的细腻描述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查写作的技巧,第二问是考查段落的总要。回归文本,找到第二段,这一段写十年前前往圆明园的所见和所感。“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鱼,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这是去时的环境,阴冷的环境对眼前的残破凄凉之景起到了衬托的的作用;眼前所见的石块、石柱、石雕与当年的美轮美奂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抒发了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怒之情,这也就为下文写人们在废墟前的种种行为形成对比,为写人物的麻木做了铺垫。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