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树木)
C.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yì,穿)
D. 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 彘:猪)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斯天下之民至焉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答案:
1.B
2.B
3.D
4.(1)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2)老百姓饿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而是兵器”,又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B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如解释为“树木”,在语法上是错误的,“树”后面跟“之”,这就要求“树”必须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种植”。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B项,“请以战喻”,“以”是介词,意思是“用”;“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是介词,按照。A项,两个“之”都放在修饰词和中心词之间,是结构助词,的。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表比较,意思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