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请结合自己读书的体验,针对材料内涵写一篇叙述类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答案:
读书贵有疑 读书人总喜欢问:怎样读书最有效?我以为带着疑问读书最有效。古人云,读书需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读书真正的乐趣就在于思考,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永远也不能与作者通过文字神交,也就永远体味不到读书的真正乐趣。 读书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呢?我以为可以从反常之处入手,在反常之处多问个为什么。举个例子吧:鲁迅的《故乡》,一家人离开家乡时,宏儿的一番话“又提起闰土来”。照理说,下文应该写闰土,但作者没有,而将笔锋转向了杨二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林黛玉进贾府》去拜见邢夫人时,那邢夫人与黛玉初次相见,邢夫人本不是热情好客之人,可却“苦留吃过饭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些反常或不合作文的常规章法,或有背于情理,如果在这些反常之处,多问几个为什么,又能带着这些问题边思考边阅读,我想,你一定会逐步深入到作品里,最终触摸到作品的精妙之处。那该怎么去解决这些疑问呢?我通常这样做: 从整体出发,把握局部。为什么不写闰土而转写杨二嫂呢?从全文看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当时农村的破败萧条。而不是专门塑造闰土。杨二嫂与闰土是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的,以他们为代表共同来反映当时农村的社会现实。闰土,文章前面已经用了较多的篇幅塑造,这里再提到闰土也写不出多少新意,而转写杨二嫂却能写出一番新意来。在前文,作者已写出了她的尖刻和爱贪小便宜,现在再写她发现灰堆里的碗碟和强行拿走了狗气杀,能增加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涵。那些灰堆里的碗碟,在我看来多半是杨二嫂自己耍的鬼把戏,她却“定说”是闰土埋着的,可见这个小私有者在生存压力压迫下,正走向劳动人民的对立面。她为了谋得自己一点小小的私利,不惜诬陷忠厚之辈。(即使她所说的不假,我想这里也有一点的思考价值,为什么善良纯朴的闰土会变成这个样子?)作者着力描写她提着的狗气杀和翻飞的小脚,就像一幅漫画,画出了她的自私自利,画出了她从讨要到偷拿到巧取强夺的所有丑态。 从性格出发,把握人物的言行。回过头来看邢夫人的“苦留”,如果你了解邢夫人的性格,你会发现这个“苦留”真是神来之笔。在《红楼梦》中,她是一个典型的尴尬人物形象,“禀性愚弱”、“婪取财货”。四十六回中她不合时宜地向贾母提出把鸳鸯许配给自己的丈夫为妾,弄得鸳鸯寻死觅活抗亲,她自己反挨了贾母一顿骂。不辨是非,不论场合,糊糊涂涂是她的本分。黛玉初入贾府,她为何一反常态,这样大方而重情义呢?原来是因为黛玉受到了众人的欢迎,她也想用留饭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黛玉的亲近。这过分的亲近反过来说明了她的不谙世事——因为此时的情分还不足以到“苦”的地步,越是“苦”反越显出了自己的矫情。二则此时黛玉尚未见过二舅,若被苦留下,便是不合礼仪。这种违反礼法的事实际上是她做出来的,这就写出了她的懵懂无知。只“苦留”二字,真正一字千金,充分表现了邢夫人“尴尬人难免尴尬事”(《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篇名)。 多方比较,含英咀华。好文章自有它的“味”,“味”隐含在语言之中,特别是文学语言,含蓄深沉,非经多次品味不可得其真。例如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时,说:“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很容易被人轻轻放过,但如果我们这样问自己,藤野先生自我介绍时,为什么不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而偏要用这么一个长句子? 原文多加了一些词语,语句显得更长些,节奏就显得相对缓慢,语速也就慢下来了。这与鲁迅在前文的提示语是相一致的——“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像藤野先生这样性格的人,语句缓慢有顿挫,这与他待人和蔼的性格是一致的。后文“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这是对藤野先生了解较多的留级生们发出来的,敢在老师自我介绍时公然发出笑声,藤野先生的平易可见一斑。 只要用心去品读文章,用心去发现问题,总能感受到匠心感受到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材料是一句名人名言,考生首先要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作文。 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是: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学习中解决它,最后达到学习的都没有疑问了,这才是真正长进了。这里,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没有疑,就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学的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的死知识。 所以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经过自己的怀疑、思考、辨析、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样就是学有所获,这就是有疑者,却要无疑的道理。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参考立意:读书贵有疑;辩证看待 “无疑”和“有疑”; 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无疑者须教有疑;从有疑到无疑。 考生需注意:写作的内容及立意方面,应有自己的视角、体验及侧重,须兼顾质疑、释疑的不断变化。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