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①  保险公司都要求车主在48小时内报案。超过48小时报 案,手续会更繁琐:本主②  将理赔资料寄往保险公司总部,由理赔员核对伤痕,且很有可能被拒 赔③  不予全部赔偿。④  ,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要求保留气象证明,⑤  当地当日或次日的报纸以及网站气象新闻等。目前很多45店或是修理厂都可以帮车主提供气象 证明.部分保险公司理赔中心也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⑥  信息互换机制。在一些省市,保险监管 部门要求保险公司主动获取气象灾害消息,避免要求被保险人提供气象证明。

 

 

 

 

 

 

 

A

\

甚或

还有

譬如

B

大部分

或者

此外

譬如

C

大部分

或者

因此

假如

\

D

\

于是

倘若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答题切人点在④处,此处只有“还有”和“此外”能正确表明层次关系。③处,“拒赔” 和“不予全部赔偿”语气上从重到轻,选择“甚或”不合适,应该选择“或者”。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革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讯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与四人坤火以人       拥:持,拿。

B. 于是余有吃焉            叹:叹惜。

C. 夫寒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2.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地理中的“阴”与“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南岸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北岸为“阴”。

C. 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 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

C. 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D.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