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革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讯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与四人坤火以人       拥:持,拿。

B. 于是余有吃焉            叹:叹惜。

C. 夫寒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2.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地理中的“阴”与“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南岸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北岸为“阴”。

C. 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 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

C. 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D.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
1.B 2.A 3.B 4.(1)但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们 很少到达那里。 (2)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原因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叹:感慨。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应该是“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C项,没有“官名”;D项,“庐冢”四坟墓。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错误,应为“志、力、物”三者兼而有之。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非常:不平凡;观:景象;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所以:……的缘故;慎取:谨慎地采取;(2)判断句的翻译。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战狼II》2017年7月27日晚8点01分正式上映:上映4个小时过亿,25小时过3亿,46小时过5 亿,上映5天突破12亿人民申。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计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 冠军影片。8月11曰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40亿元,打破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30喜剧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33.92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截至8月18日,《战狼II》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 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截至8月19日16点10分,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破了50亿大关。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

材料二 :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因为他来海南多次, 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快,他还背了4公斤铅块沉倒 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26次。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13个小时没上岸。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1米。在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高空管道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II》这样一部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吴京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的无论是惊慌还 是专注,是不一样的。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 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

(搜狐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一段话。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48名同胞安全送回祖国;2011年,利比亚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 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短短8天,35860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3艘军舰,撤出中国公民613人……令世界惊叹不 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增强的有力印证。一位澳大利亚网友在某电影评分网站 中给《战狼0》留言写道:“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在也门 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国公民225人平安撤离。护佑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 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

(人民日报评《战狼II》: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II》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从实战的沙场,到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掀离战区。燃烧的热血,最让人沸腾'―《战狼0》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德焚幕!我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人民日报:《战狼II》为啥火得“不像话”)《战狼II》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枫杨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拥。

(凤凰网评)

祖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真正的这部戏的成功之处。

    (吴京)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报道《战狼II》创票房新高的新闻时,无+论是介绍放映的时间还是票房收益等都十分 精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特征。

B. 材料二中报道了吴京带铅块下潜差点淹死、危险的镜头也亲自上阵并多次受伤,这表明他 践行了他自己的观点,“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观众”,体现了一个称职的电影人的敬业精 神和拼劲。

C. 材料三列举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是交代 《战狼II》影片结尾中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的那段话的背景,同时歌颂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 担当,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D. 材料四将朱日和阅兵式和《战狼II》相提并论,旨在用《战狼II》反衬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展现的军人的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

2.下列对上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提到《美人鱼》《泰坦尼克号》《蜘蛛侠:英雄归来》等影片,是说这些影片都比不上《战狼II》,没什么看头。

B. 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一以说明为主,材料二以叙述为主,材料三夹叙夹议,材料四以议论为主,分别向读者介绍了《战狼2》的票房收益、出品人、导演、编剧’以及主演吴京为影片做 出的努力、影片的故事背景和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C. 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我们可知,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正好展现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蕴含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爱与大义,有力印证了中国国力的增强。

D. 材料四对《战狼II》火得“不像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不同人的评价各不相同。

E.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由《战狼0》的成功我们可以推测,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或许正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是文艺作品和时代、和社会、和人心互动的关键所在。

3.根据材料二、三、四的具体内容,简要概括《战狼II》取得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鞋匠菩子

沙克

寒风就像冰箱里拿出的快刀,往所有的缝隙里戳着嗖嗖的冷。鞋匠菩子用老式的三块瓦棉帽捂住头和脸,把小区大门外的鞋摊挪到墙角处。

我把穿了六年多的一双磨砂牛皮鞋递给菩子。这双鞋已被他修补过几次,鞋跟磨塌了他给打上鞋掌,鞋底和鞋帮间脱口了他手工用针线缝合。这次还是让他打鞋掌。我右脚的鞋跟磨得厉害,每年都要给皮鞋打一次右掌,不然走路时脚底往外侧歪。菩子用一只半椭圆形的黑色橡皮掌在鞋跟上试试,又换一个小些的试试,都觉得不满意。他从铁柜子中拿出一个小木盒,翻了个底,找出一块与鞋底同质顺色的马蹄形牛筋掌。不过太大了,形状与鞋跟的磨塌处不相干,于是他用剪刀把它剪成半椭圆形,用锉子把鞋跟磨塌处的灰尘锉掉,表面稍稍锉毛,用黄胶涂抹鞋跟与鞋掌,放到脚边风干一两分钟。

一阵旋风像水流一样冲过来,被我从头包到腿的大棉衣挡着。菩子的身体似乎歪了一下,鼻涕流到嘴唇上,他撩起蓝布围裙的一角擦掉鼻涕。“你凑合着打个掌就行了,旧皮鞋值不着用功。”我有点替他着急。“那不行,靠手艺吃饭马虎不得的。”一两分钟的空隙里,菩子看到左脚那只鞋子的侧面有一点点绽缝,拿到修鞋机上哒哒哒地缝好。

然后,他把涂过胶的鞋掌和右鞋跟压在一起,接着,再把残剩的牛筋掌剪下一小块,先用锉子把两面使劲锉毛,锉下来的粉末落在他腿上铺着的帆布上,再用削刀削成扁扁的楔状,两面涂上胶用嘴巴吹一吹,塞进鞋掌与鞋跟间合不拢的三角缝中,再放在铁鞋托上用小钉锤给锤实了。在楔状小块塞进去之前,他已经把帆布上的粉末撮起来撒进三角缝中,这样鞋掌、楔状小块和鞋跟间就粘得严密实在了。

贴着鞋跟侧面的弧度,他用削刀把鞋掌和楔状小块削平。“好了。”他把鞋子递给我查看。

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不用了,拿走吧。”我说,“那不行,你得收钱。”他说,“给两块钱吧。”我说,“给你五块。”他摆摆手说,“打个小鞋掌就两块,对哪个都一样鞋匠菩子

这是午饭后,没什么人拿鞋子来修,菩子修补着寄放在他这里的一堆鞋子。我没什么事,穿那么多衣服不怕冷,和菩子聊天也不影响他做事。

“我爸爸有一双在部队时发的军皮鞋,从1948年穿到1977年,我接着穿就是穿不坏。现在的皮鞋连布鞋都不如,像草鞋,几个月就穿坏了,穿年把就得换新的。”我起了话头。

“过去的军皮鞋是厚牛皮做的,是头层皮,鞋头还衬着钢板,能不结实么。现在的牛皮鞋,是用剥离过几层的牛皮做的,有的薄得像牛皮纸,黏衬上别的仿皮材料,看起来厚实一点,其实吃不住穿的。”菩子答着话。

“再薄的真皮鞋,也不至于穿半载一年就坏了啊。”

“现在的做工哪能和过去比,糊弄出鞋样子,表面好看就行。好多皮鞋说是真皮鞋,其实是合成革的材料……”

菩子扶着鞋摊柜站起来,伸展一下腰身。他只有一米四几,被小儿麻痹症致残的腿根本伸不直。他摸着裤腰上的牛皮带说:“你看过去的东西,是没剥层的牛皮做的,用两代人都断不了。我父亲十八岁时开始用的,用到他死,我又用了三十多年。”他的牛皮带表面像蜘蛛网似的,跟他皴裂的手掌一模一样,连颜色都一样,灰不拉几中带点黄鞋匠菩子 沙克阅读附答案文章鞋匠菩子

“哎,菩子,假如皮鞋都像过去那么牢固,皮鞋厂和皮鞋店就完蛋了,产量销量要减少几倍。”

“呵呵,那我做鞋匠的也完蛋了,养不活老婆儿子了。”

菩子的老婆是个身强力壮的哑巴。他的儿子在职业技术学院读建筑工程专业,是个能说会道的大块头,还在学校的业余拳击队里当队长。菩子特别为儿子骄傲:“我们家原来有五口人,四个是残疾人,父母死了儿子长大了,我也老了,五十九岁了。以后我们家再有五口人时,健康人就占多数啦。”

我拿起装着磨砂牛皮鞋的塑料袋起身离开。走到小区门口时,想起什么,就又走了回来。菩子坐在那里,埋头摇着修鞋机补鞋子,矮小的身子被鞋摊柜遮得没了影子。多少年来,他一直被鞋摊柜挡在后面。

“菩子,你坐得偏一些,别让鞋摊柜挡住你的人。”

菩子乐意接受我的意见。我帮他把鞋摊柜往大广告伞的旁边移了几十厘米,对着马路现出菩子的身体。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残疾人鞋匠菩子用诚意和认真得到了修鞋客的认可和赞美,这是在呼吁社会大众不要歧视残疾人。

B. 菩子的老婆是个哑巴,她身强力壮,耕种几亩田地,家里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家务活儿都是她一个人揽着,不让菩子操心。

C. 鞋匠菩子是小说主人公,他身高只有一米四几,是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的人,他靠修补鞋为生,以诚信经营贏得了客户的信赖。

D. 作者用“试”“换”“翻”“找”“剪”“锉”“涂抹”等动词,准确地描写鞋匠补鞋的过程,表现了其高超的技术。

2.开头第一段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3.鞋匠菩子这个人物身上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龙,是中华民裨的图腾。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和对初生生命的崇拜的历史3龙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红山文化出土的“龙”揭开了中华文化崇拜龙的谈底。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其头部形象似一个猪首,身体则是一个“C”形,它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创造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从脊椎动物的 胚胎演化来看,它们发育早期的胚胎全部呈现几乎完全相同的样子,并且身体都呈“C”形——龙形。显然,中华龙文化的实质是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生殖崇拜。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如果让龙打头,唯有龙没有现实的比照。龙除了是所有动物的早期胚胎之外,还是不同动物的整合,它包含了蛇、马、羊等化身。在中华文化中有“左青龙、右白虎”说法广虎踞龙盘”的成语等,这里的龙,应该是一种“威龙”威武之龙。红山玉龙,则可称为“生龙”——生命之龙。生命之龙与威武之龙整合以后的龙,可称为“神龙”,这也是在中华文化中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的开始。神龙的形态则由具体的生命与动物的形态所蕴涵的多种理念整合升华而成,其内涵仍然是中华民族生殖文化的最尚表达。

关于龙文化的演化,现在人们比较认同的是,龙是由古代多种演化合一的结果:中国封建文明从鼎盛发生逆转、走向衰落的明代是龙文化的鼎盛期。随着清王朝的消逝皇室龙文化”也终 结为历史文化而在现代,中华龙文化则主要成为一种民俗的表达^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龙”节目则必不可少;青年男女结婚时,常常会有龙风图案作为婚礼的主要装饰,表达“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中华巨龙的金蛇之舞则是中华文明辉煌发达的象征,表达的是“福寿綿延”之意: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中华龙文化则又表达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祖国深沉的认知情感―。

中国龙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横亘万古的伟大文明。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同中国的必要的文化交流途径之一便是需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认知和理解中华龙文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演化过程。由于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不宜简单修改历史的形象传承^但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华之龙,可以考虑出多个标准样本龙,以在不同场合使用。

摘编自《中华龙文化的源头、演化、内涵和意义》)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专指皇帝的“真龙天子”整合了威武之龙和神龙,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殖崇拜。

B. 玉猪龙和脊椎动物早期的胚胎形状极度吻合的实质体现了先民的生殖崇拜。

C. 龙文化和中国封建文明是从明代由鼎盛走向衰败,清王朝的覆灭终止了龙文化。

D.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承中可修改龙的形象,多出样本龙,让龙文化走向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龙文化的起源、演化、走向世界三个方面,对中国龙文化作了深人阐释。

B. 现代青年男女在结婚时装饰龙凤图案能够印证中华民族生殖崇拜这一观点。

C. 红山玉龙被称为生命之龙.源于其身体呈现和脊椎动物早期胚胎一样的“C”形。

D. 文章以中华传统节日表演“舞龙”这一节目为例,论证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华龙文化的大背景下,上到皇帝的称谓下到百姓的装饰,都体现了龙文化的存在。

B. 龙不仅在整体形态上与所有动物早期胚胎类似,在细节上也具备各种动物的形体特征。

C. 龙文化内涵丰富广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都是经常运用的赞颂语。

D.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髓,传承中不能肓目地封闭文化,要注重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