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____________”两句,对秦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怕会是“___________”的结局。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答案: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赢得仓皇北顾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提示性语境分析,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锱铢”“赢”“仓皇”“蜉蝣”“渺”“粟”的写法。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 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是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拜,指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左迁,指贬官、降职。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陈寅恪先生轶事

1925年,陈寅格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仅36岁。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格既没有显赭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受梁启超(一说吴宓)举荐为导师时,一度为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所拒绝。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令人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来听他的课。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土派认为,留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1941年受香港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许地山所邀,任职客座教授,讲授隋唐史,仅讲授韦庄《秦妇吟》一诗,耗时两个月。1941年8月4曰,许地山逝世,他接任系主任。1941年底香港沦陷,学校停课,生活物资奇缺, 由于陈寅恪懂日文,日军十分礼遇之,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馈赠。期间寅恪闭门治学,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香港日本政权欲以高薪聘请其任香港东亚学院院长,未果。

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53年中科院拟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曰的 《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学习政治。” 第二条:“请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陈寅格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 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老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 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藉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 ”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中国近 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寅恪逝世后,因一直未能真正平反,各地政府不愿接受寅恪先生的遗骨。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场,后寄存银河公墓。直到2003年才与夫人合葬于江西穿山植物园。墓碑旁一大石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制陈寅恪终生恪守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有改动)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陈寅恪受举荐为导师时,为校长曹云样所拒绝的原因是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

B. 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遂 等都来听他的课,主要是因为刘文典对他评价甚高。

C. 1941年底香港沦陷,生活物资奇缺,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馈赠表现出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情怀。

D. 陈寅恪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尤其让学生佩服不已的是他对学术研究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说明陈寅恪比较善良和关心学生。

B. 不管是本土派还是留洋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主要原因是他博学、治学面广,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

C. 在陈寅恪看来,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委实不易,因为资料是很难找齐全的。

D. 文章列举了傅斯年、梁启超对陈寅恪的评价,目的是突出陈寅恪的博学、治学严谨以及在学术界崇高的地位。

E. 文章介绍了陈寅恪传奇的经历,让读者比较立体地了解一代大师的风采。他生前获得众人的尊重,逝后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3.陈寅恪墓碑旁大石上镌刻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在陈寅恪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任

余显斌

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蛋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笑的,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呱叽呱叽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小小的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绝过。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没吃的,饿得叽叽溜溜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上午时,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

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看,小狐狸正在大快朵熙。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上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可能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碎裂声,还有老狐狸惨叫翻滚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夹子必须有一定重量,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皮子,想要猎到,势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忒好,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太嫩,没人要。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眼光中,一片迷蒙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多。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长大,他会想法猎来的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珍珠一样;但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他举起猎枪。

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弹弹停停。他打不中,就追。

雪很厚,狐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看看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咵”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详细描写了小狐狸的外貌,但对猎人的外貌没做细致的刻画,这是因为猎人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作者主要是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B.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雪,狐红雪白,色彩鲜明,画面生动而美好,其中“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的描写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 小说三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前两次眼神“亮亮”的,后来“闪着白白的光”,凸显了小狐狸对猎人从信任到惊恐的情感变化。

D. 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E. 小说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小狐狸的形象丰满生动,深入人心,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活泼自然的特点。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下面有关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诗中,“落叶”是很常见的一般形象,而“树叶”这一形象从没出现在古代诗歌中。

B. 在作者看来,“落叶”与“落木”所指对象相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落叶”是一般概念,意义具体而可观,内涵比较单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内涵比较丰富。

C. 作者一方面说吴均的《答柳恽》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其中的“高木”也可以说成“高树”,另一方面又说“‘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两种说法前后矛盾。“木”与“树”二者所指对象明显不同。说“‘木’在这里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树”比“木”更有韵味。

D.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一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下列关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木”除了作为一般概念树的意义之外,还隐含有“落叶”“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潜藏着树干的意义。

B.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C.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木”与“树”虽然指的是同一对象,但诗人都喜欢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D. 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作者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能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下列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B.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C. 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游人”,暗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D. 选文中引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的“高树”常常让我们想起树干高大,树叶茂密;“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