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想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选择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就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了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倾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的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出去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

3.为什么小说最后才通过女人之口,交待母亲的一些做法?

4.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5.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①《锁麟囊》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② 楼下女人凄惨经历的对她的影响。③ 母亲对女儿深深地爱与细心地呵护(母亲精心的安排)。 2.楼下的女人本来只是偶尔唱唱;在母亲的请求下才天天来唱的;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即母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3.小说是站在“她”的角度叙述的,这样安排符合“她”的认知过程。这种倒叙(也可答补叙)的写法,既照应上文,又使文章富有变化,行文有波澜,更好地突出了母亲的爱。 4.语言描写:“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形象地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抑郁、烦躁等心情。环境渲染:“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形象地表现她心情的压抑、失落、绝望等;心理描写:“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形象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烦躁、痛苦等。 5.小说塑造了一个为了女儿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深爱女儿的母亲的形象。她文化不高,坚强 无私,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女儿上学,读博。但对女儿体贴入微,想尽办法开导女儿,女儿不喜欢评书,她就不再听了,女儿喜欢听《锁麟囊》,她请人天天唱,还用唱戏女人的经历开导女儿,她用爱救了女儿。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先找出“她”情绪变化的文字,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境分析原因。文章一开始“她”情绪不好,总失眠,反对母亲听单田芳,后来听到《锁麟囊》发生了变化,如“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这是第一次情绪发生变化,原因是《锁麟囊》的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听了《锁麟囊》,她“那天晚上,睡得很好”;如“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楼下女人的凄惨经历对她产生影响,“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如“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从文中结尾我们才知道,她的变化是因为母亲精心的安排。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童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这是考查标题的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文中来看,结尾楼下女人说“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由此可知楼下女人之所以反复唱《锁麟囊》是因为母亲的请求,看似是楼下女人的《锁麟囊》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依然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影响了她,小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凸显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什么小说最后才通过女人之口,交待母亲的一些做法”,这是考查文本情节安排的技巧。从文中来看,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解开,让她和读者知道,原来是母亲安排了一切,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突出地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章是以“她”的视角来感知世界,“她”沉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不知道母亲安排了这一切,最后因感激楼下女人而前去道谢,至此谜底揭开,这样安排符合“她”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与上文形成了照应。注意文章的倒序的手法,和文章的情节的安排,注意是制造波澜,引起悬念等。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的能力。题干已经给出了鉴赏的角度——描写角度。应先明确设题的句子是写人还是写景,如是写人,应从描写人物技巧的角度分析,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如“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觉得”,这是写人物,是心理描写,这句话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烦躁痛苦;如“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这是语言描写,从她对母亲听评书的反感可以看出她心情的压抑、失落和绝望;“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这是环境描写,这是借助景物描写形象地表现她心情的压抑、失落、绝望等。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B. 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 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

D. 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 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 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

D. 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3.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