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诗是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诗人未必都是君子,①     不都是好人,李国文先生在随笔中就列举过一系列令人不齿的诗人的行径。②     好诗总是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真诚的感情、最真切的心志的反映。③     漫长时间的化学作用,去腐朽,凝神奇,“表里俱澄澈”。钱钟书先生把文章喻为鸡蛋,作者喻为母鸡。④     随着时间的流逝,读者更多关心的是鸡蛋的质量,⑤     不再注意那只母鸡当初是否贞洁,⑥     这就是文化的自净功能。

 

A

不过

/

尽管

因而

B

/

通过

毕竟

可见

C

/

由于

然而

大概

D

经过

/

或许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关联词语衔接的题目,首先分析关联词语的用法,然后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用法是否吻合,由此得到答案。第一处是递进关系,因此可填“更”,第二处和第五处前后是转折关系,第六处推测关系。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①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②,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③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注】①排笮:排挤。 ②宣武:今开封。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 ③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B. 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C. 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D. 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谥曰恭惠”中的“恭惠”为谥号。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品德等给予的称号。

B. 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国子学的主管官。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只负责教学工作。

C. “贞元五年”中的“贞元”为年号。年号是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D. 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副长官为礼部 侍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 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

C. 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D. 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他还曾弹劾罢免了宰相窦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2) 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