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③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⑤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1946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38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⑦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到西湖、大明湖、瘦西湖的目的则是衬托翠湖与昆明城的密切关系。

B. “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说明每个来到翠湖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用自己的眼和心尽情地领略翠湖之美借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超脱。

C. 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对翠湖的想念与对翠湖遭受人为破坏的丝丝担忧,并充满期望地祝愿翠湖能永远保持明爽安静。

D. 本文记人事、写风景,皆有情致,娓娓而谈,态度亲切,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沐春风,一股清纯之气潜潜袭来。

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3.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答案:
1.B 2.①这段文字极写了翠湖的鱼的多、美、自由,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人与环境的和谐。②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③为后文抒发对翠湖的怀念做了交代。 3.①作者对在翠湖边举办迎合猎奇心理的、庸俗的、与翠湖的气质相冲突的“蛇展”表示出忧虑,担心翠湖失去了宁静与和谐,对这种短视与浅薄的行为,提出委婉的批评。②作者并不拒绝与市民生活、当地风俗紧密联系,与翠湖的气质相得益彰的热闹。③作者希望翠湖能恢复以往的明爽安静,继续为昆明人民服务。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情节作用,B项考核含义,C项考核文章情感,D项考核语言风格,其中B项,只是精神得到放松与慰藉,并非每个人都会停下脚步来欣赏。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核赏析句子,答题时注意明确句子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首先答出句子的句子的内容“极写了翠湖的鱼的多、美、自由”,通过写“鱼的动”反衬“环境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效果是写出人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从结构上看,后文写对翠湖的怀念,此句为后文的这一情节做铺垫。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摘编自邹广文《乡愁的表达》)

1.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B. 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C. 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D. 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 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C. 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D. 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 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C. 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D. 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