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路”,古往今来很多人有不同的多感受和思考。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苏轼说: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王安石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对于“路”,你有什么思考?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两句或几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答案:
走自己的路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路,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面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两人的脚印,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对岸的大道,看,已经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对岸。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很可笑,也很可悲,总是在想: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走另一条路?然而。我又觉得这种现象不足以为奇。人就是有从众心理,盲目地追随大众,总是认为大家觉得好的就是好的,这似乎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好象大家都这么认为:如果你不敢搞“特殊化”,大家便会排斥你,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的人总是追求潮流,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总是深入研究并刻意模仿,结果忽略了自己的个性。模仿只是你模仿得好,并不是你自己做得好,我觉得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识美的。如果看到别人的衣着搭配得好,自己也跟着去穿,即使这样根本不适合自己,然而别人穿得好,那是别人的事,并不代表自己也会穿得好看,或许相反地会引发“东施效颦”的笑话。 听过一句话吗?你就是你命运的设计师,除了你,谁也主宰不了你的命运,当我们对某事难以下决定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许别人是好意的,然而听不听就由你自己决定,因为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中。如果你是确定目标的,那就不要动摇,要坚决地走下去,即使别人再三劝告你,但这样做的条件是必需是正确的事。 走自己的路吧!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就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不如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话题”的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是有关“路”的名言或诗句,因此作文的立意应围绕“路”展开,且要和材料中的两句或多句结合起来。材料中屈原的诗注重的使追求过程中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苏轼诗句节选自《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此词的主旨是游子思乡的情感抒发,也是与苏轼的淡漠名利的观念相一致。可以和苏轼的《定风波》等有关行路的诗句结合分析。王安石的诗句注重的是行路中的艰难迷惑,在坚守中就可以迎来光明,看到希望,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结合分析。鲁迅先生关注的是行路中追求以勇气和魄力去开创的人生境界。几个诗句结合分析合理即可,结合教材所学,恰当联想引用,结合现实生活,得出人生感悟。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