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见敬亚于邓芝、费祎。迁为侍中,徙尚书。

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预复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乃还。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节选自《三国志,宗预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B. 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C. 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D. 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2.对下面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孙权捉预手,涕泣别曰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曰:

③俱不足以问也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预多次出使东吴,他说话直率的特点受到孙权的喜爱,他受孙权尊敬的程度仅次于邓芝和费祎,为维护吴蜀两国的友好关系,立下了汗马功劳。

B. 诸葛亮去世之后,吴国在吴蜀边境的巴丘增加了1万人的军队,蜀国听说后也加强了永安的防守,孙强问起此事时,宗预做了非常巧妙的回答。

C. 宗预老当益壮,按照周礼,六十岁就不再带兵打仗,而他却在六十岁时就接受了带兵的任务,这引起了车骑将军邓芝的不满,向他提出质询。

D. 吴蜀两国是既对立又联合的关系,因而宗预多次受聘到吴国任职,使吴主孙权非常喜欢他,在他最后一次离开吴国时,孙权含泪相送,还赠送给他许多珍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2)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

 

答案:
1.C 2.D 3.D 4.(1)邓之性情骄傲从大将军费讳以下,都躲避他的傲气,屈居下位,而唯独宗预不向他低头。 (2)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您年事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这句话的含义是“为臣认为东吴增添巴丘的戍卒,西蜀才增加白帝的守兵,都是事情和形势使然,全不值得过问”,句中涉及的名词和代词有“臣”“东”“巴丘之戍”“西”“白帝之守”等,然后借助语法知识进行排除,“益”意思是“增加”,宾语是“巴丘之戍”,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然”意思是“这样”,指代的是前面“东益……西增……”,“皆事势宜然”是对前面这种情况原因的概括,不能断开,故排除BD两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面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这两句中的“而”都是连词,全部表修饰,故二者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俱不足以相问也”,“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这两个“相”,都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指代对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受聘到吴国任职”不对,文章第三段说的是“预复东聘吴”,意思是“宗预再次东行访问东吴”,可见“应是出使”,而不是受聘。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没过几年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到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本文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祖母往事的回忆,突出了祖母一生虽都处于黑暗之中,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温暖和光明,从而充分表现出时代岁月对祖母的不公。

B. 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C. “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D. 作者借祖母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要珍惜生命的人生感悟和莫惧黑暗、追求光明的人生哲思,这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2.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3.简要赏析划线句“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普冬《诗歌批评庸俗化》)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B. 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C. 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D. 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B. 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C. 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 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B. 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C. 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艺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D. 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文革后期,八十开外的朱光潜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的小天地,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美学这块园地里。

②从1976年到1986年,朱光潜写了《谈美书简》等三本书,还用两年时间翻译了维柯四十万言的《新科学》。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愈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他每天要工作四至五小时,争分夺秒,真正做到了如他自己所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但愿我吐的丝凑上旁人吐的丝,能替人间增加哪怕一丝丝的温暖,使春意更浓也更好。”

③朱光潜的晚年生活非常有规律,他早晨工作,下午有时工作,有时读报,晚上睡前稍许看一会电视。他时间抓得非常紧,自己把晚年的工作比作米勒那幅名画中的乡下拾穗妇人,这决不是自谦!只有真正体会到学海无涯的人才会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④朱光潜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美学界要力避一些玩概念、套公式的恶劣文风,搞文艺要勇于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等禁区,要讲共同美和形象思维。

⑤朱光潜感到美学界、学术界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为了使中国美学真正和世界美学潮流接轨,他认为有必要把维柯的《新科学》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内的学者。这有助于开拓视野,消除机械形而上学方法带来的危害。

⑥1984年6月朱光潜身体急剧恶化,食欲也大减,全身无力,行动也有些不便。朱光潜不惜用他最后的余力和“维柯”一搏,这是因为,《新科学》是近代对美学或诗论作出贡献最大的一部著作。

⑦季羡林对朱光潜晚年的最后一跃甚为感叹,他说:“朱光潜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深湛的外语水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争分夺秒,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号称难治的翻译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赞扬。”

⑧朱光潜治学的眼光是世界性的,因而他晚年的系列活动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3年3月,朱光潜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主持该校第五届“钱穆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讲的题目就是《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随着“门户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也日渐频繁,朱光潜是当时为海外注目的少数人文学科的著名学者之一。

⑨1985年春,朱光潜病情突然加剧,头脑时而清醒,时而混乱。他会冷不防冒出一句:“维柯的《新科学》里这个词,早该这样译的。”有时他又会感到一种全身的紧张,他不耐烦地要妻女给找“检查材料”。这种反映恰好是他潜意识的一种表露:他心里挂记的是那部还没有出版的维柯的《新科学》;他心理还隐藏着历次政治运动给他心灵造成的种种精神创伤!

⑩1986年3月6日凌晨,朱光潜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九岁。朱光潜走了,带着他对人生的“欣”与“慨”走了,他把美留给了人间……

(选自《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有删改)

1.试概括第②段划线句中所体现出的朱光潜先生的高贵品格。

2.朱光潜晚年的“最后一跃”是指什么?朱光潜为什么要坚持“最后一跃”?

3.朱光潜的“欣”与“慨”各指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麦   子

温亚军

(1)夏收前,大舅突然去世了。

(2)要放在以前,母亲肯定得说点啥。可是眼下,还说啥呢?

(3)父亲没有安慰母亲,悄声出了门,转悠到麦地边。金灿灿的阳光铺满了麦地,即将成熟的麦子和阳光一样金灿,晃得人眼胀。父亲吸吸鼻子,成熟的麦味在四周摇晃。一阵热风吹来,麦香味在阳光中像爆米花似的,一缕一缕地饱胀、迸裂,忽然间浓烈起来,随着热浪裹住了父亲。父亲沉没在醉人的麦香味里,却被呛得连连咳嗽。风瞬时而来,又突然跑走,海潮似的麦浪在阳光里渐渐复归平静。父亲望着麦田,突然间泪流满面。

(4)母亲与大舅的矛盾来自外婆去世那年。外婆去世了,大舅承担了丧葬的一切费用.可问题出在他拿来的麦子上,是当年受雨水浸泡过的芽麦。其实,芽麦晒干了看不出有问题,磨成粉后跟正常的也没啥区别,只是一吃就露馅了。外婆活到了九十多岁,算是喜丧,所以亲戚们也没表现出多么悲哀,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到吃饭时,锅里的面条煮成了糊糊,这怎么吃?请来的厨子有经验,抓过一把面粉尝了尝,又呸呸吐掉,一脸不屑地说,这是芽麦!可大舅很镇定,并且还有点理直气壮。他说芽麦怎么啦,芽麦也是麦!

(5)母亲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哥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母亲的哭声就像号令,人们从她的悲恸声中听出了意图,一拥而上,将大舅轰出了院门。

(6)没人注意大舅是怎么离开的。外婆出殡那天,大舅没去,也没法去,一个人躲在山坡上大哭了一场,哭得无比酣畅,无比悲凉。仅仅是因为一些芽麦,大舅众叛亲离,这个结局任是谁也想不到的。

(7)从此,大舅沉默寡言,关起院门自己过活。他守着存储了四五年的陈麦,日子过得平静而安详。大舅没什么念想,他的日子简单到只剩下粮食——只要仓里囤满粮食,他的心里就是满足的。

(8)大舅爱麦如命是有根由的。一个人,一种习性的延续不可能无缘无故。闹饥荒最严重那年,大舅是生产队仓库保管员,他每天去粮库翻翻弄弄,名义上怕麦子发霉变质,其实是往鞋子里灌些麦粒。回家倒出鞋子里的麦子,也就一小把,还沾有浓浓的脚臭味。外婆关上门,把这一小把麦粒偷偷地用石窝捣碎,拌上野菜煮成菜糊糊,才使家人渡过了饥荒。当然,我们家也沾了大舅的光,外婆每次藏下几颗麦粒,够两三把,就迈着小脚走七八里地送到我家。母亲晚上给我们煮一小锅面菜糊糊,我们兄妹几个从来没嫌弃过带有脚臭味的面菜糊糊,还抢着喝呢。也正因为这些,父母亲对大舅充满了感激。

(9)这么多年,母亲其实早就想通了,不就一点芽麦嘛,至于把一个血肉相连的人生生从心中剔除出去?母亲抹干脸上的泪,开始张罗大舅的丧事。她在自家麦地里选一块地,给大舅做墓地。

(10)大舅下葬那天,酷夏的热风一大早就刮了起来,且一阵紧似一阵。棺材要掩埋时,父亲转身走出人群,揪了一把金灿灿的麦穗,回来轻轻放到大舅的棺盖上,大喊一声,他大舅,你爱麦子,就让这把麦子陪你去吧!

(11)这时母亲也去揪了把麦穗,凑到一堆燃烧的麻纸上,火很快烤到了麦粒。瞬时,麦子的香味混合着火纸、香烛的味道,在墓地弥漫开,悄悄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母亲哽咽道,你们闻到了吧?这烤熟的麦粒中,有股脚臭味!

(12)父亲老泪纵横,从母亲手中接过烤熟的麦穗,两只布满青筋的大手,揉搓出焦黄的麦粒,缓缓洒向墓坑……

1.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颇有特色,请具体说明。

2.请简要赏析第(3)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3.本文围绕麦子展开情节,写法简练却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