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_____,《清真词》的作者是_____

3.“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答案:
1.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晏几道周邦彦 3.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注意“昔”“后生”,两个“巨公大僚”之间需要停顿,结合句意断句。不单单是埋没了当初那些贤达高人们的精妙道理,而且也耽误并恶劣影响了后世人的效法和学习,北宋时期的那些享有超高声誉、著名美好的词作者们,十有八九是那些王公大官,王公大官们平时所欣赏并给予重视的东西,本来就不能够和不足以当做正确标准来参考,诗词更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而已。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文学常识。主要靠平时识记积累。《小山词》由晏几道所著,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清真词》,周邦彦所著。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内容分析。“手高眼低”的意思,结合后面内容“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分析,“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1.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

3.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河上

汪曾祺

在乡下住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惯了。起先有些不便住,原谅说这是乡下,将就着过去,住了些时,连这些不便都觉不到了,对于乡下的爱慕则未消减一分,而且变得更固执,他不断在掘发一些更美丽的。。

清晨真好,小小的风吹进鲜嫩的叶子里,在里面休息一下,又吹了出来,拂到人脸上,那么顽皮的,要想绷起脸,那简直是不可能。

“山外青山楼外楼。”他笑了,不知是为了这声音,还是因为这声音所唱出的歌,还是低着头也照样用假嗓子接唱下句:“情郎哥哥住在村后头。

“早啊,少爷。昨晚上在秧池里又弄到两尾鲫鱼,过会儿跟你送来吧?”

“今儿我上城去一趟,你养在水缸里吧,晚上我自己来拿,你要点什么我给带来,怎么样,还是酒我知道!”

“不敢领,不敢领,谢谢了。

他回头看看,老头子笑着转了河湾,还拾起一块石头往河里一丢,又嘬起嘴吹起嘹亮的哨子,逗那歇在柳梢上逞能的画眉。

要不是医生说我神经衰弱我怎么会来这里疗养呢,这一住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回去,我现在才知道乡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们的家。可是他们还一直叫我城里人!

“蛇,蛇,蛇,一条大土谷蛇!”

他猛地赫了一跳,但很快的辨出这是谁的声音,便不怕了。

“你才是蛇,蛇会变个好看的女人迷人,三儿。”

三儿不理他,跳蹦着回家去了。

迎出来的是王大妈。

“早,少爷,我们马上就要下田了。早饭这就好了,吃了跟我们一块车水去。”

“王大妈我今儿要上城去一趟呢。问你借样东西,你把那条双舞剑借给我!”

“不借,不借,船是妈的,妈是我的,我不借!”

“妈,我先下田去了。”

“下田干嘛要换身新衣裳,嗨。”

王大妈到屋后浅湾头找船,船不在了,岸上有新渍的水。

转过村头,三儿一个人,把船摇在河中央,自由自在一身轻。

“我要到越娃沟去采野蔷薇去,不等到船上装不下时不回来!”

“三儿,再不划回来妈要生气了。’

岸上人互相笑笑。

他一直由岸上赶着,赶到快到越娃沟,才找个地方跳上了船。河滩上的绿草长得齐齐的,野花的香气飘过来飘过去,脚踏下去惊起的几只蚂炸,格格地飞了,露出绿翅里红的颜色

三儿,你说我这回上城干什么,我几乎有点厌恶城里,既然?”

“我哪知道?”

“你知道。”

“你,哼,你是去看有没有信,那个人的!”

“谁的?”

“谁!谁!谁!那个挂在你桌子前面的那个大照片的人的!”

“随你说罢!”

三儿看见他平板的脸像腌过一般,忍不住笑了。

两岸的柳树交拱着,在稀疏的地方漏出蓝天,都一桨一桨落到船后去了。城楼的影子展开了,青色。平凡又微丑的。

“三儿,到我家,我搯许多花给你。现在能开的花我家的园里都有。”

“我不要,你家那条大黄狗也看不起乡下人。我不去。小姐们会说我要是换上旗袍多好,我不愿而且你家里知道你成天跟我们乡下女孩儿玩,一定要骂你,他们会马上要你搬回去。啊,到码头了,你到前面去插上船椿。我的脸红不红?”

“不,不要插上船樁,划回去,我不要回家了。”

“唔?”

“你等等,我跳上去买一点吃的来。

“唔?”

码头上有各色的颜面与计谋,有各种声音与手势,城里的阴沟汇集起来,成了不小的数股流入河里。一会儿是屠宰户的灰红色,一会是染布坊的紫色,还有许多夹杂物,这么源远深长的流着使其出口处不断堆积起白色的泡沫。三儿看着想这些污水会渐渐带到乡下去的,是的会带去……

“这是甜瓜,这不是你喜欢的牛角酥么,你驶船,我替你剥去瓜子,剥了瓜皮。三儿,你看月亮已经上来。浮萍上有萤火虫在住家了。”

“三儿,我将永远不回城里。”

“永远住在乡下,妈会煮了新剥的茆豆等我们,还有茄子,还有虾,还有豆油炒鸡蛋哈哈。”

拴上船,三儿奔向妈的怀里。

“李老爹来过一趟,送来两条鲫鱼,我给你们清炖了。”

“哦,酒忘了了!”

(选自《中央日报·文艺》1941年7月第71期,有删改)

1.小说中的城里少爷对乡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艺术特色。

3.城乡对照是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请概括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河上”为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