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鲜空气

陈树茂

天气灰蒙蒙的,人的心情也灰蒙蒙的。

一大早,清脆的电话声,唤醒了百分之百满意公司员工的热情。

接线小姐彬彬有礼地说,您好,百分之百满意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一个男声有气无力地问,我要白云山的新鲜空气,你们可以提供吗?

新鲜空气?接线小姐听过顾客不少奇怪的要求,但这样的要求还是第一次听说,她马上反应过来,说,请稍等,10分钟后回复您。

老板看着这个顾客的要求,有些怀疑;但有钱就得赚,这是他的信条。他马上回复,每袋袋500元,明天开始送。

对方竟然一口答应。

老板安排小林跟单。第一天,小林4点多就到白云山顶,5点一到,他立即拿出保鲜袋装好空气。按顾客提供的地址,小林来到市中心的一个高级小区。他按了按门铃,开门的是一位老人,还拄着拐杖。

老人接过保鲜袋,打开袋子对着脸,痴痴地笑,就是这个空气,就是这个感觉。他转身掏出500元说,以后每天准时送来。

第二天小林4点多就来到白云山顶,他暗暗发笑,一袋空气值500元,我在这里站一天不就成百万富翁?他照旧5点装好一袋空气,7点准时送给老人。老人闻着空气,依然很享受,不问什么就给钱。

连续几天,小林都在想,白云山的空气真的这么值钱?他模仿老人的神态,深吸一口气,眯着又眼,感受山顶的空气。他很失望,无法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天,小林睡过头了,赶到白云山已过5点。他赶紧拿出袋子装空气,心想,我就不信迟几分钟你会知道。

当老人打开袋子时,脸色马上变了,这不是5点的空气!

小林吓了一跳,神了,差几分钟都知道?老人继续发脾气,年轻人做人要老实,是就是,非就非,你再不老实,我让你老板炒你鱿鱼!小林一想到被炒鱿鱼,有些害怕,哀求着说,老伯,请您原谅我一次吧,我找份工作不容易啊。老人看小林快哭的样子,摆摆手说,好吧,今天不给钱,明天继续送。小林说了很多句谢谢才离开。

小林叹了口气,这500元只能自己垫付了。之后,他再也不敢骗老人了。老人每次验货成功后,照样二话不说给钱。

小林送了一个月,一直很纳闷,想找机会问清楚,但公司规定,不得向顾客询问原因。

有一天,小林送货上门,按了好久门铃不见老人开门。他想,暂停服务要提前取消,这是公司的规矩。老人是不是外出了?他侧耳听,屋内好像有些声响。他打不开门,马上打电话报警,警察来了,原来老人晕倒在里面,幸好小林及时发现。小林一直跟到医院将老人安顿好才离开。

一个多月习惯了早起,小林这几天早上也睡不着,心里想着老人的事,也想到了乡下的父母。周末,小林买了水果,去医院看望了老人。老人很惊喜,颤抖着说,谢谢你来看我。

小林看看周边,忍不住问,老伯,您家人呢?老人默默掉下眼泪,断断续续地讲着,两个孩子都出国了,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去年老伴走后就成一个人了。

小林好奇地问,那新鲜空气又是怎么回事?老人听完破涕为笑,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单身老人病死家中没人理,我就想到这个法子,让你每天给我送空气,白云山是我和老伴相识的地方,每天可带来一些回忆,你还能定时来看我。

小林又问,您怎么不去老人院?老人摇摇头说我不喜欢去老人院,家里多少有些温暖和回忆,去那里没有家的感觉。

小林追问,那天我迟到取的空气,您是怎么知道的?老人开心地笑起来,你那天在外面给女朋友打电话的声音那么大,我刚好打开窗户,就听到了。

小林也忍不住笑了,从身后拿出一袋空气,说,我今早特意跑去装的,保证是5点的,免费赠送。

老人接过袋子,露出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老人不限价格预定白云山的新鲜空气,为后文的情节作了铺垫。

B. 老板有钱就得赚、不问缘由一袋空气售卖500元,提示了当下生活中人们金钱第一、忙于赚钱因而缺少对身边人关怀的现象。

C. 小说最后“小林也忍不住笑了”,写出了小林的不好意思,也体现了小林对老人的理解,让小说的结尾有了一丝温情。

D. 小说从小处入手,将如今老年人生存的许多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令人唏嘘。

2.“老人”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老人“露出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1.B 2.①年迈体弱。预约电话时有气无力的声音;开门时拄着拐杖。②孤居有钱。妻子几年前去世、孩子不在身边,不限价预定服务、住在高档小区。③口硬心软。必脾气教训小林,吓唬小林让老板开除他,最后又于心不忍。④孤独寂寞。害怕孤身病死在家里没人理,预定服务是为了有人看他。⑤渴望温暖、关怀。留恋家里的温暖和回忆。 3.①结构上:承接上文,小林的关怀举动感动了老人,这样写很真实。②内容上:娓娓道来,水到渠成。这样温馨的结尾,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期望,留下回味的空间。③凸显人物:老人因为小林的关怀笑得这么灿烂,凸显老人的孤独寂寞、渴望关怀。④升华主旨:以笑显辛酸,揭示现今社会老年人的生存问题,呼吁人们关爱老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结构、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B不问缘由是因为公司有规定,“金钱第一、忙于赚钱因而缺少对身边人关怀”强加因果。 2.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题。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关注文中作者或他人对其的评价性语句。从老人“开门时拄着拐杖。”和接线小姐听到预约电话时一个男声有气无力地问,可见老人年迈体弱;从小林和老人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妻子几年前去世、孩子不在身边,不限定价格预定服务,可见老人孤居有钱。再从老人发脾气教训小林,吓唬小林让老板开除他,最后又于心不忍,可见老人口硬心软。再者老人害怕孤身病死在家里没人理,预定服务是为了有人看他,可见其孤独寂寞。再从老人不愿意住老人院,可见他渴望温暖、渴望被关怀。答题的要先概括性格特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后真相,是指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与客观事实相比,个人的情感和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走向。有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人们不再对事实感兴趣,只是追随个人感受。现代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日益直观化、去中心化,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明真相甚至不问是非,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过去,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为主,当谣言的内容迎合了受众的某些心理时,它就会在一定范围快速传播。今天,互联网技术正以“连接一切”的力量构建新的传播模式,它不仅重构了个体之间的关系网,而且通过“连接”和“聚合”的方式为个体赋权,使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海量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井喷”式地传播开来。当谣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时,就能造成远比口耳相传时代更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所占比重较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所占比重较小,网民往往容易被一些煽动性较强的网络谣言所蒙蔽,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参与网络谣言传播。同时,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观点往往会对个体成员施加压力,从而强化其从众行为。受网络压力的影响,网民往往没有能力也不愿详尽调查某一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而是习惯于遵从群体的感性判断,宣泄对热点事件的情绪。

解决网络谣言问题,一种思路是从技术层面入手。网络技术虽然助长了谣言传播,但也为核实信息、阻断谣言传播提供了手段。例如,对于虚假新闻这种典型的网络谣言表现形式,脸谱公司表示,将在德国推广虚假新闻过滤工具。由于这类技术对于过滤虚假新闻、阻断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将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技术过滤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减缓网络谣言的蔓延。其实,一些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迎合了部分网民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谣言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因此,阻断网络谣言,既要靠技术手段屏蔽谣言,也要深入探究网络谣言传播背后的网民心理、社会心理。在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诉求相互碰撞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谣言,我们要深入观察和思考,既要靠技术解决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铲除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土壤。(选自解冰《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须双管齐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个人的情感和信念完全取代了客观事实,影响左右着舆论的走向。

B. 不管是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还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往往都是谣言内容迎合了受众的某些心理。

C. 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表明,很多网民在明知信息虚假的情况下,也会为了宣泄情绪散布谣言。

D. 推广虚假新闻过滤工具,可以过滤虚假新闻、阻断网络谣言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谣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解释“后真相”概念,不仅巧妙提出了要论述的问题,也为后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B. 列举网民群体青少年比重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重小,意在从心智和知识方面探索谣言传播的深层原因。

C. 论证解决网络谣言问题,文章既谈到技术层面,又谈到处理好现实问题、铲除谣言传播土壤的社会层面。

D. 对于网络谣言,文章先交代其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论述不同时代的传播方式,最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传播的直观化、去中心化,受众对海量信息不明真相甚至不问是非,是滋生网络谣言的主要原因。

B. 如果谣言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那么可能就不会造成比口耳相传时代大许多的社会轰动效应。

C.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成员往往会受到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观点对其施加的压力,从而强化其从众行为。

D. 只要深入探究网络谣言传播背后的网民心理、社会心理,用技术手段屏蔽谣言,就可以避免谣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