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 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 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 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A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用来修饰“自然美景”很明显是错误的。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处不能用来修饰“灾情”。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不符合“多年未见的战友”的人物关系。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推荐试题


材料概括分析题

清代经学之三派,吴派最专,皖派最精,扬派最通。扬派的王念孙研究训诂,阮元研究名物制度,汪中辨明学术源流,都能师人所长,融会贯通。而焦循研究《易经》,黄承吉治文字学,则能前无古人,自创新例。故此扬派治学之规模、次第、方法及成就,自非吴、皖两派所能比及。

乾隆中叶兴起的扬州学派,成员皆以吴派惠栋、徽派戴震所开之朴学为宗,提倡古学,贯通经术,此其尚同一面。汪中复强调“才力所诣,各成其学”,“所造不同”;阮元谓扬学诸人或“博闻强记”,或“公正通达”,或“洁净精核”,或“细密详赡”,各具千秋,此其相异一面。诸人学术造诣有别,说明扬州学派不像吴、皖二派一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与公认的学术领袖。

乾隆末年,扬州学派先进之汪中逝于杭州。硕果仅存的两位又离开扬州——高邮王念孙居京师,宝应刘台拱居镇江。而此时,阮元、焦循、王引之等扬学后起之秀渐次登上学术舞台。这些学者年次较晚,多数学术活动在嘉庆时期,他们相与为友,相互问学,致力于博贯群经,创通大义,故声名鹊起,扬学亦走向繁盛,得以区别于吴学、皖学,而独立成为一派。

道、咸以降,随着政治、社会的全面衰败及由此导致的扬州地位的衰落,经世之学与今文经学的兴起以及宋学的复辟,朴学风气渐趋漓薄,扬州学派也渐趋式微。而此时的扬州学派,仍能恪守朴学,不易其帜,保持了扬州学派的传统。扬学后期主要以宝应与仪征二刘氏为主。宝应刘氏有悠久的家学传统,刘台拱之侄刘宝楠辑《清芬集》,蕞录宝应刘氏历代之学。仪征刘氏则自刘文淇始。文淇受业于舅氏凌曙,但并未习染其今文经学学风。

                  (节选自冯乾《清代扬州学派简论》,有删改

1.根据文章第一段,概括分析扬州学派的两大特点?

2.扬州学派与吴派、皖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不同?

3.结合全文,概括扬州学派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