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分别有关《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纵横舌上  春恨秋悲  谈笑胸中  花容月貌

为谁妍    焕斗星    皆自惹    鼓风雪

 

答案:
《三国演义》:纵横舌上鼓风雨 谈笑胸中焕斗星《红楼梦》: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三国演义》《红楼梦》的要求以及短语中“谈笑胸中”“花容月貌”,同时注意对联的平仄和对仗的要求。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毂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令尹子文,未明而立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虑夕,无一日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四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楚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头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百姓离散。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行,上峥山,逾深溪,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昼吟宵哭,水浆无入口,殚闷昏厥,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勃苏。吴与楚战于柏举,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固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属之子满与子虎。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勃苏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耶?”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吾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食。’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数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节)

【注】①莫敖子华:楚国重臣。 “莫敖”和后文的“令尹”均为楚国官职名称。②抉拾:古代射箭用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毂之身        不觳: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B. 不侵                        封:封闭

C. 大夫悉,百姓离散            属:追随

D. 于是赢粮行                    潜:秘密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未明而立朝            ②而耻学

B. ①莫敖大心抚御之手        ②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①以大心者也            ②孰君少长

D. ①勃苏苏                ②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    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B. 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    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C. 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    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D. 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    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威王询问莫敖子华自先王以来楚国是否有忧心社稷的忠臣,子华列举了四类代表性人物,但威王并不认同。

B. 吴、楚柏举之战,短兵相接,情势危急,莫敖大心视死如归,他就是那种不顾个人利益、真正忧心于国家安危的臣子。

C. 吴楚之战,勃苏翻山越溪,劳形苦心,向秦国求救,最终打动秦王,救楚国于危亡之际,体现了作为臣子的价值。

D. 面对威王的叹息,莫敖子华以灵王好细腰则臣子节食、君主好射箭则臣子追随为例,揭示了招纳贤臣之道。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2)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 

(3)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数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像人物审美中,盛唐时期以肥硕为美一样,中国美学以小为美并非一直如此,其中经过一个由以大为美到以小为美的转换过程。这大致以中唐为界限。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仅从艺术和美学上看,陈先生的这个判断是有价值的。粗略地说,中唐之前我国美学和艺术欣赏的趣味以大为主,而中唐之后,以小为美的思想渐渐占据主流。

先秦汉民族常以大为美,形容人则有“生而长大,美而无双”(《庄子·盗跖》),“长令蛟美,天下之杰也”(《荀子·非相》);《公羊传·隐公五年》直接说:“美,大之之辞也。”从先秦时期出土的鼎器中,也可看出当时人们对恢宏阔大的追求。秦汉思想中以大为美的倾向更加明显,只要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大赋的创作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了。

六朝时期,随着哲学上玄远之风的流行,人们要“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的思想席卷了这个朝代。刘伶《酒德颂》云:“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成为一种风尚,大代表一种精神的伸展,  “大人先生”成为—种至高的审美人格风范。而大唐王朝的气象更是以其气势卓然立于千秋之间。

但这种风气到中唐以后起了变化。流连于小园带来了独特乐趣,构图精致的工艺品受到人们喜爱,绘画中以小见大的风气日渐流行,盆栽之妙更是典型的小中见大……西方一些艺术研究者认为,中国艺术往往于小处见精深,见神气,中国是世界上对微小精致最为重视的国家。

从人的心理构成来看,大和小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

我们看到山高耸入云,心中往往有—种恐惧感,一个笼罩着自我的实体是如此巨大,使人产生一种超乎现象的思考。如早期的宗教崇拜中,巨大的体积,莫名所以的力量,不可解释的世界图景,是唤起人们宗教情绪的重要原因。大的东西往往还与人的占有欲和征服欲有关。汉语中,“美”这个语源中就包含了这一思想。所谓“羊大为美”的观念在—段时间颇为流行。曹操《观沧海》中,沧海巨大的体量没有使他恐惧,却唤起了他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提升了生命深层的力量。这是征服者的诗。

美学上由大到小的转换,反映了中国人内在文化心理的变化,对小的重视,反映了人们注重平和、悠远、淡雅的心理需求。中国艺术中唐以后以小为美,尤其是到了被后人称为中国艺术黄金时期的宋元时期,此倾向更加明显。探究其原因,道禅哲学的影响最为根本,重视当下直接的体验,推崇简约纯净的美感,淡逸幽微的气象等等,是刺激这一审美转换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文人意识的崛起,隐逸文化的流布,也成就了这一审美风尚。士人们多返归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成就内在的圆满,以近追远,以小见大,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以细腻的体验代替粗俗的官能享受。不必山川广远,在一勺池水中能驰骋广袤;不必流连巨丽的风光,在一片树叶中就包含着世界的秘密;不必去追求官能的享受,那些都是过眼的烟云,而心灵深层的直接体验才是真实。

    (节选自朱良志《曲院风荷》,有删改)

1.下列关于“以大为美”和“以小为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美学和艺术欣赏的趣味,大致以中唐为界经过了一个由以大为美到以小为美的转换过程。

B. 以大为美,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恢宏阔大的审美境界的追求,对诸如“大人先生”“大唐气象”等宏大精神和气势的赞美。

C. 以小为美,主要表现在对园林、工艺品、绘画及盆景的喜爱上,这些艺术品于小处见精深,于细处见神气。

D. 以大为美和以小为美都代表了中国审美的观念,它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反映了中国人内在文化心理的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唐可以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作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B. “大”可能带给人恐惧感,也可能带来占有欲和征服欲,有时能提升人生命深层的力量,给人征服的快感与美感。

C. 美学上对小的重视,反映了人们注重平和、悠远、淡雅的心理需求,中国艺术因此在宋元时期进入黄金时段。

D. 道禅哲学的影响是中国美学心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其次文人意识的崛起也引导人们开始返归内心,追求细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所说的“大”不仅指形体大,还有精神和气势上的宏大;文中所说的“小”也不仅仅指形体小,另有心理和气象上的渺小。

B. 大唐王朝的气象表现在诗歌中,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其意象、意境均表现出气势宏大的特点。

C. 画家着力于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的描绘,追求在微小精致的景观中展现广阔悠远的境界,是谓“以小见大”的特色。

D. 本文通过列举事实和引证诗文,阐述了中国美学由以大为美到以小为美的转换过程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