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内弥漫佛法道术,《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生活预期。___,但它们仅仅是秦春华个人对四大名著的评价。由此得出“‘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看”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四大名著,_____

 

答案:
①《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 ②不能说这样的评价没有道理 ③也能够找到不少适合孩子读的理由 (①处的主语从后文的四大名著能推测出应该是《水浒传》,从后文对《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看,应该是负面的,再结合《水浒传》的内容,就可以写出;②处与后文是转折关系,并且后文有代词“它们”,可以推测出是“评价”并且表述为“有一定道理”或“不能说没有道理”; ③处承接上文“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四大名著”,应该与上文表述相反,即孩子可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四大名著”,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名著的评价”,第③空注意前文“不适合孩子看”。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苦竹  杜甫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注:本诗写与乾元二年(759),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并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概写苦竹处境之困顿与艰难。然“亦”“强”二字,使诗意发生逆转,基调沉重低回,却又不失劲健。苦竹顽强自守之态亦隐约可见。

B. 颔联由写苦竹生长环境转入对苦竹的特征的描写,把苦竹的苦涩、矮小的性质状态描绘出来。“虫避”“鸟疑”写出苦竹之人弃鬼厌。

C. “轩墀”,本指富贵人家的厅堂.在此隐指朝廷。苦竹不曾被富贵人家看重栽在庭院阶下,希望被人修剪却不能说话,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感。

D. 尾联以庆幸自许之情收束全诗。“近幽人”表明诗人要卜邻于隐士的思想波动。这应该也是杜甫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E. 《苦竹》在写作上既能体物之妙,又能抒发情怀。全诗紧扣“苦竹”之形,绘“苦竹”之神,嘉赞其苦守避世之高节。

2.“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这是杜甫的另一首咏物诗《蒹葭》。清代中叶著名学者边连宝认为:《蒹葭》之不能守,以境遇言也;《苦竹》之能自守,以节操言也;两义实相表里。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