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檄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②“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③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

B. “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 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 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1.D 2.(4分)情感:①心忧国事,以国事为重:诗人穿着破皮袄,骑着瘦马,半夜三更赶赴幕府,不仅暗合上句描述的紧急事态,而且体现了诗人对当前时局的忧心;②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颔联中一方面自嘲未能免俗应召做官,另一方面抒写自己并非不想家,而是由于官府征召有期限,不得不加紧赶路,内心的矛盾冲突流露无疑;③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提及诗人此生只想终老田园,谁叫礼官识得自己的姓名,直接抒发了安居乡间的渴望(或颈联:十里池塘中一群鸭子拍水嬉戏,平原之上满是桑树和柘树,炊烟缓缓升起,描绘了闲适恬淡的乡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侧面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意)。(答对两点即给4分,情感+诗句分析各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比兴”错。 2.试题分析:注意结合“免俗”“怀归”“田间老”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诗后的注释。
推荐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注]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

河北饥,遣持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徙潞州。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发策: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B.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C.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D.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 “左”的地位高。

B. 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 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庭有才能。他十岁就能写文章;他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

B. 朱光庭守正敢言。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他还弹劾章悖等人。宣仁太后赞扬他。

C. 朱光庭忠于皇帝。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D. 朱光庭关心百姓。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

4.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