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十来人。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科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流外入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子监是官办学校,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始设于唐朝。

B. 国子监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建制完整,通过各种官职的设置,进行政务或教学工作。

C. 唐朝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生徒,都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国子监“六学”根据其地位的高低进行招收。

D. “六学”教学内容根据对象而设,向地位高的生徒传授儒家经典著作,向地位低的生徒教授实用学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朝科举制度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其时间的安排、针对的人群各有不同。

B. 生徒中的“通五经者”,除“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外,比他人还要多学《孝经》、《论语》。

C. “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保送的生徒、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两个来源,表明人才发展的渠

道多样化。

D. 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在说明“明经科”的考试录取比“进士科”的考试录容易的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人仕途径,在唐初,曾为人仕的主要途径。

B. 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有机会

得以晋身。

C.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权。

D. 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答案:
1.C 2.B 3.C 【解析】试题分析: 1.
推荐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散亡磨灭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 稍稍见称人                  业精

C.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以自警焉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2.作者在第①段中以颜回为例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

B. 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

C. 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往会受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

D. 今之学者,……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古圣贤和鸟兽、草木、众人一样,同样会死亡,不过古圣贤人的肉体虽然消灭殆尽,但精神不灭,因为他们能够修身立德或者施事立功,又或者能著书立言。

B. 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推进, 首先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C. 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

D. 本文题旨深刻,伤时悲忧之气溢于笔端,而对学生徐无党则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

②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由是拜雄尚书,再迁尚书令。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迁司隶校尉。

④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悦曰:“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由是天下服焉。明年坐法免。后复为尚书。永和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左雄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宜在喉舌之官__________(2)臧受罪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迁冀州刺史

A.

B. 渐渐

C. 随即

D. 稍微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又与直(       )

A. 擅长

B. 羡慕

C. 友好

D. 赞许

4.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B.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C.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D.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5.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

6.概括第③段中左雄说服皇帝不捶扑九卿的理由。

7.文章善用典故,根据文意推测典故中人物的主要品行,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1)第②段中“王臣蹇蹇之节”是指______________ 的品质。

(2)第④段中“韩厥之举”是指______________ 的行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也是水湄

张晓风(台湾)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春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

我规规矩矩背好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也许所有的女子全是这样的: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①或薛西佛②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子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孱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曾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 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注释】①吴刚:相传吴刚是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②薛西佛: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大巨人。因为犯了大错而被宙斯处罚将山脚下的大石头推上山。但石头被施以魔法,到了山顶就会自动地滚到山脚下。所以薛西佛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推石上山的行为。

1.作者在第段中描述女子扫地煮饭的用意是______

2.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段的作用。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也是水湄”的含义。

5.以第段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